怎樣讓寶寶提前順產
針對于寶寶足周但是不入盆也是困擾很多寶媽的問題,胎兒足周之后身體會越來越大。雖然在肚子里面的胎兒營養會比較好但是對于孕婦來說就是一種負擔了。提前讓胎兒順產有時候可以借助藥物,提前進行破羊水,將孩子的頭部直接翻轉過來。有時候也可以讓家屬陪同多怕怕樓梯。
怎樣可以讓寶寶早點入盆
一般情況,在妊娠的最后一個月,正常的初產婦的胎兒頭均應進入孕婦的骨盆,并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但也有少數孕婦到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是浮在恥骨聯合之上,稱為初產頭浮。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有的孕婦骨盆狹窄,胎頭與骨盆不相稱,致使胎頭不能進入骨盆。如果胎頭過大,或胎位異常,
前置胎盤,即使孕婦骨盆正常,也可發生這類現象。胎兒腦積水或羊水過多等,也可引起。但亦有部分初產婦不存在以上原因,仍出現胎頭不入骨盆的現象。
胎兒的雙頸頂達到產婦的盆腔入口以下,胎頭和骨盆對稱,稱為“胎兒入盆”。否之就是胎兒不入盆。一般初產婦的胎頭入盆時間一般在36周左右,在臨近預產期之前。入盆時會有小腹墜脹的感覺,產婦要做好臨產準備。
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到懷孕晚期孕婦往往感覺到腹部發緊或偶有腹痛,這是正常現象,是將胎頭向下趕的力量,胎頭逐漸下降。第一次生育,胎頭入盆的時間一般在36周左右,占初產婦的80%-90%,但仍有10%-20%要等到臨產后才進入骨盆。經產婦往往都要到臨產前后才進入骨盆。如果醫生已經判定無頭盆不稱,不用過分在意胎頭是否按時入盆,一部分初產婦胎頭入盆的時間也可能是在宮縮發動之后。在宮縮發動之前胎方位(LOA or ROA)有所變化臨床上并無太大意義。適當加大運動量(主要是散步),同時用一個孕婦腹帶固定腹部和胎兒,這樣可以幫助胎兒盡快入盆。
有助于胎兒入盆的運動
1、散步:這個動作有助胎兒下降入盆,松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預備。散步時媽媽最好邊走動,邊按摩,邊和寶寶交談。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每次30分鐘左右。
2、小馬步:手扶桌沿,雙腳平穩站立,慢慢彎曲膝蓋,骨盆下移,兩腿膝蓋自然分開直到完全曲屈。接著,慢慢站起,用腳力往上蹬,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重復數次。
3、劃腿: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劃圈,做畢還原,換腿繼續做,早晚各做5—6次。
4、腰部運動:手扶椅背,緩緩吸氣,同時手臂用力,腳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緊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氣,手臂放松,腳還原,早晚各做5—6次。
5、爬樓梯:爬樓梯可以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幫助胎兒入盆,使第一產程盡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