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神經電刺激的作用
經皮神經電刺激是一種先進的治療方式,一般只有大型的正規醫院才會有這樣的條件去進行這樣的治療方法。經皮神經電刺激的作用是可以刺激組織再生的,并且還可以促進傷口復原和控制疼痛,當時對于過程的執行也是非常講究的。
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類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復原,21%必須依靠藥物來治療,其余的16%才是無藥可醫的部份。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的發明,可回溯自古羅馬時,醫師用電鰻來治療人的頭痛及關節炎。一直到數十年前發明機械后,人們才脫離以前的電鰻療法,使用較穩定的電流輸出,得到更有效的治療。
所謂的經皮式神經電刺激就是“電氣療法”。所謂電氣療法,是藉由適當強度頻率的電流,連續、輕柔的刺激神經、肌肉和細胞,激發身體自然產生嗎啡,阻斷、舒緩疼痛的訊息。因為它使用的是電氣,所以也被歸類為“自然療法”的一環。經皮神經刺激療法對健康促進與物理治療的價值 近十年來,經皮神經刺激療法的應用已不再單單局限于止痛的功能,科學家發現,微量、近似人體的電流,還可以刺激組織再生。組織再生是一系列的熱能與電氣化學反應,也就是說,細胞再生的過程中,需要少量的電訊號,作為進行再生過程中所需的能量。
經皮神經刺激療法的先驅Dr. RobertO.Becker用無數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微電流療法的功效。他首先發表體內的直流電訊號與人體復原機制有關。他發現,利用電流特性的經皮神經刺激療法,處理淋巴的再生、促進傷口復原及控制疼痛,可發揮極大的幫助。
1984年奧運會期間,女子馬拉松的紀錄保持人Joanie Benoit,曾用微電流療法幫助減輕術后不適及傷口復愈,并于術后十七天通過奧運預賽,勇奪金牌。另外像Joe Montana's在經歷背部手術后,仍返回球場贏得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