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轉氨酶多少
肝炎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癥,首先會導致很多患者出現各種癥狀表現,比如有黃疸,肝臟的其他部位受損,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等各種各樣的身體癥狀,這些都是需要先檢查,然后再進一步的治療,找到其中的炎癥壞死的部分,給予對應的治療方案,還有的人是肝炎轉氨酶,這個時候應該如何去判斷?
肝炎轉氨酶多少?
肝炎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多種致病因素造成肝臟的損傷,統稱為肝炎,肝炎的診斷可以通過肝功能檢查來明確。
首先肝功能檢查上,有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轉氨酶升高說明肝臟有炎癥損傷,正常情況下肝細胞內的轉氨酶濃度非常的高,如果肝細胞受到損傷,轉氨酶可以由細胞內釋放到細胞外引起血清中轉氨酶濃度的升高,我們稱之為肝炎,不同的監測試劑轉氨酶的參考值范圍是不一樣的,普遍地采用零到四十的標準,也就是說四十以內是正常的,超過四十以上說明肝細胞有破壞。
根據轉氨酶升高程度的不同,肝臟炎癥可以分為輕度、中度以及重度,轉氨酶對于肝炎的診斷敏感性比較高但是也不是說完全可以反映肝炎的病情輕重,還需要進行凝血功能、膽紅素,甲胎蛋白、膽固醇、膽堿酯酶等指標來全面的評估肝炎的輕重。
轉氨酶高不一定就是肝炎:
致使轉氨酶高的種種原因
轉氨酶反映肝臟健康狀況 王教授首先告訴記者,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當肝細胞發生炎癥、壞死、中毒等,造成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轉氨酶升高。
通常,體檢中主要檢查的轉氨酶是丙氨酸轉氨酶(ALT)。1%的肝臟細胞損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濃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較敏感地監測到肝臟是否受到損害。 轉氨酶水平在0-40之間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