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艾灸穴位
脂肪肝這種疾病主要還是會發生在一些中老年人身上的,要是發生的話就應該要堅持治療的,這樣的話才不會使得自己的病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自己的身上,另外還可以嘗試著讓自己去使用一些艾灸的治療方法,其實艾灸穴位的話是可以起到很好舒筋活血的效果,對于病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1.一般治療
(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重恢復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總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適當增加運動促進體內脂肪消耗。主要應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上下樓梯、打羽毛球、跳繩和游泳等,以運動時脈搏為100~160次/分鐘,持續20~30分鐘,運動后疲勞感于20分鐘內消失為宜。
(4)適當補硒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平,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
2.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尚無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藥物。西藥常選用保護肝細胞、降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也可用丹參、山楂、草決明、澤瀉、柴胡湯、五苓散等中藥治療。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患者多于體檢時偶然發現。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見的自覺癥狀,但與組織學損傷的嚴重程度無相關性。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多,誤診為急腹癥而作剖腹手術。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的改變。少數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積液和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鉀血癥等,脂肪肝表現多樣,遇有診斷困難時,可做肝活檢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