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跆拳道為什么要光腳

相信練習過跆拳道的朋友都會發現一點,在練習的時候是需要光腳的,光腳是因為跆拳道的基本禮儀,而且光腳踢靶更加具體,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力度以及腳底的打擊面,可以從細節方向上進行自我調節。跆拳道是非常注意禮節的,練習者必須要誠懇以及有耐心,還需要注意關節的活動情況。

跆拳道為什么要光腳打

首先光腳練習也是跆拳道禮儀的一個要求,說白了就是規矩,就像練習者必須著道服一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光腳踢靶和護具時的感覺更具體,它能讓練習者充分感受到力度和打擊面,能從細節上自我調整動作。另外光腳訓練還可以鍛煉腳面的抗打擊力和忍耐度,也有助于鍛煉腳踝的爆發力。

跆拳道的禮節

跆拳道練習雖然是以雙方格斗的形式進行,但是不管它怎樣激烈,由于雙方都是以提高技藝和磨煉意志品質為目的,所以在雙方各自內心深處都必須持有向對方表示敬意和學習的心理。因此在練習或比賽前后都一定要向

跆拳道敬禮

對方敬禮,即跆拳道運動始終倡導的“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由于跆拳道是練習者精神和身體的綜合修煉,使練習者在艱苦的磨煉中培養出理想的人格和體魄,并能夠真正掌握防身自衛的本領,因而對練習者精神鍛煉一環中就必須包括“禮儀”的教育和熏陶。“禮儀”是跆拳道運動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練習時禮節:練習者進入場地時,首先向老師敬禮。練習前雙方應相互敬禮,練習后再次相互敬禮。

賽前禮節:運動員依照主裁判“立正”、“敬禮”令,立正向陪審席行標準禮,標準禮為鞠躬的自然姿勢,腰部前傾15”,頭部下傾45”,兩手握拳貼于雙腿兩側。運動員依主裁判“向左向右轉”的口令,內轉相對,立正站好,再依“敬禮”的口令,相互敬禮。

賽后禮節:比賽結束時,運動員在各自的位置相對站見。運動員依主裁判“立正”、“敬禮”的口令,相互敬禮。運動員依主裁判“向左向右轉”及“敬禮”的口令轉向監督官,向監督官行標準禮。

哪些人不可以練跆拳道

跆拳道是一項激烈運動,太小的孩子不適合過早進行激烈運動,否則影響骨骼發育。另外,孕婦最好也不要練跆拳道。

3~4歲的小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完全,進行激烈的運動更容易引起骨骼畸形,因此不主張孩子過小的時侯進行跆拳道等武術方面的訓練。8~10歲后,孩子骨骼發育基本成熟,這時候更適合學習跆拳道。

其實學習跆拳道的最佳年齡是7歲。7歲左右的孩子,身體的柔韌性、爆發力及頭腦的接受能力都是學習跆拳道的最佳時期,孩子在這個黃金時間學習,進步將非常迅速。具體來說,女孩子的最佳學習年齡在六七歲,男孩子在七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