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嚴重胃下垂怎么辦

在人體胃部的周圍也有一定的韌帶以及肌肉分布,這些韌帶和肌肉的主要作用就是牽扯胃。但是如果韌帶松弛的話,就會引起胃下垂的后果,而胃下垂和一個人長期保持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與此同時,先天性因素也是導致胃下垂的重要原因。那么如果一位患者患上了嚴重胃下垂的疾病應該怎么辦?

(1)加強營養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由于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后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癥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煉患兒午飯后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后雙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復做數次。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后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臥起坐鍛煉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松。15分鐘后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于頭后,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后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中氣下陷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食欲不振,食后飽脹,呃逆,上腹部疼痛,身體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