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原來桔子也有“公母”?“母桔子”會更好吃?教你如何挑桔子

到農貿市場的水果攤買桔子,常聽水果商販說“桔子分公母,公橘子酸,母橘子甜。公母區分主要看桔子的底部,底部有明顯小圓圈的,就像句號,為母橘子,而有小圓點的則為桔子。母桔子底部捏起來感覺軟的,多為甜橘子,營養豐富;捏起來硬硬的,一般皮較厚,吃起來口感多半較酸,就是公橘子。”到底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桔子“公母說”是無科學依據。有的水果販把桔子果面有坑、形狀扁圓如磨盤狀的桔子叫母的,果面出尖、味道酸的桔子叫公的。這種僅僅桔子的表面和口感來把橘子分成“公母”的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其實柑、橘、橙、柚都屬于柑橘類水果。它們味道的酸與甜,和土質、肥料、日照、樹齡等有直接關系,產地、品種、形狀的不同,橘子的味道也不同。根據經驗,長在樹齡20年以上的橘樹枝頭上,接受日照充足,施用農家肥的桔子味道格外甜;長在橘樹幼樹下施用化肥的橘子味道就較酸。既然桔子分“公母”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那么挑選桔子的時候有沒有經驗可談呢?專家介紹選桔子還是有經驗可言的。比如桔子的表皮,手摸上去的感覺細膩說明皮薄、且水分多;如果拿著比較硬且粗的,就是皮厚的,且水分已流失,存放的時間過長。對于母桔子更有營養的說法,專家也予以否認。

桔子的營養成分橘子具有開胃理氣、生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脾胃氣滯、胸腹脹悶、呃逆少食、胃腸燥熱、肺熱咳嗽等癥。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以升高血壓、興奮心臟、抑制胃腸和子宮運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具有美容作用和消除疲勞的作用。桔子由于含有抗癌的類黃酮和限制膽固醇的松烯,可預防癌癥、早衰、冠狀動脈硬化等癥

桔子皮的營養價值:1、由于桔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所以,如果將其洗凈曬干與茶葉一樣存放,一起沖飲或單獨沖飲,能夠起到提神、通氣的作用,而且氣味清香。2、桔子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胃除濕、降低血壓等功能,將其洗凈曬干后,浸于白酒中,2~3周后即可飲用,能夠清肺化痰,浸泡時間越長,酒味越佳。3、煮粥時放上幾片橘子皮,不僅吃起來芳香爽口,而且還開胃。皮膚的好壞與我們人體的內臟聯系緊密,把體內的毒素排清了,內環境協調了,皮膚自然也就好了,所以說食用橘子皮可以從體內調節,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

老人和孩子要少吃。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桔子,否則會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有些小孩子吃桔子過多會“上火”,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兒童不要多吃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