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到底能不能吃柿子?會得胃柿石癥嗎?
柿子是平時吃起來比較方便的食物,可以當做蔬菜也可以當做水果,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經常會聽人說:“空腹不能吃柿子啊!會得結石的!”特別是我們在家的時候,家里的老人經常會叮囑我們一定要在飯后吃柿子。
柿子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秋季水果,我國是柿子的故鄉,栽培史至少有3000年。古今醫藥學家認為,柿子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可療疾保健,是美顏、明目、潤膚的佳果。
曾經有一則新聞,是關于空腹吃柿子,導致三歲小孩差點丟命!
空腹吃柿子中毒,曾經的確有發生過。但是并不是簡單的因為吃了柿子導致的出現問題!
這個言論是有一個比較歷史的故事的。在曾經的舊社會,人們食物少,糧食緊缺,為了不餓肚子,于是就到柿子林里摘柿子充饑,由于很餓所以一次吃的很多,最終導致胃柿石癥。主要是因為吃柿子的量太大導致的,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已經改善了,沒人再那么吃了!
為什么吃了柿子會得胃柿石癥呢?
導致胃柿石的主要是由于鞣酸引起的,有一些柿子沒有完全成熟,也沒有經過脫澀處理,導致含有的鞣酸比較高,有較多的鞣酸和果膠,人們在空腹的時候,吃下了這樣的柿子,就會導致胃里面出現硬塊,可能會留在胃中,不能排出去的逐漸就形成了胃柿石。當一次性吃太多柿子,導致鞣酸攝入量過多時,人就腹痛了,出現胃柿石癥。
對于吃柿子這件事,這些人群要注意:
有的人如果恰巧患者還伴有胃潰瘍、胃酸多,或者腸胃功能弱的人,很可能后果更加嚴重,所以往往出現患胃柿石癥的人都是老人或者孩子。
那么現在的柿子怎么吃才好?
如今市面上賣的柿子,基本上都已經經過脫澀處理,鞣酸含量很低,基本不會造成胃柿石,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剛采摘下來的柿子如果是成熟的,偶爾吃一兩個問題不大,但如果較硬未成熟,還是回家自己脫澀之后再食用較好。
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因此一般在非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宜超過200克,大約也就是一個正常大小的柿子。
關于柿子怎么脫澀?正常情況下,只要柿子成熟了鞣酸含量就會降低,對于沒有熟透的柿子,也可以進行催熟,和其他熟透了的蔬菜水果放在一起,過幾天自然就會熟了。
因此,空腹不是不能吃柿子,而是不能吃沒有熟透的生柿子,也不要空腹吃太多的柿子!
溫馨提示: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