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白三七有什么功效

白三七也是屬于三七的一種類型,不過不同類型的三七在功效上面還是比較相似,大部分都是可以達到止血,消炎止痛的效果,那么當自己發生吐血,或者是外傷出血等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去服用一些三七,不過在服用的過程中還是應該要經過醫生的同意,胡亂服用藥物是會讓身體出現不適。

三七(學名:Panax notoginseng(Burkill) F. H. Chen ex C. H.)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主根肉質,呈紡錘形。莖暗綠色,指狀復葉,輪生莖頂;葉柄具條紋,葉片膜質,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花100朵左右;總花梗有條紋,苞片多數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狀披針形;花梗纖細,小苞片多數,花小,淡黃綠色;花萼杯形,稍扁,花絲與花瓣等長;子房下位,果扁球狀腎形,種子白色,三角狀卵形,7-8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其根部入藥,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又高于和多于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

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三七(學名: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為五加科植物。主產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味甘,味苦,性溫,有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