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龍骨牡蠣的副作用

龍骨牡蠣都是比較好的一些食材,可以用來做出非常多的美食,尤其是牡蠣,這是一種海產品,食物在吃起來就會覺得十分的鮮美,經過加工以后牡蠣也是可以作為中藥材來使用,不過大部分牡蠣是可以和其他的藥物一起去治療,可以起到綜合性的治療功效,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副作用。

臨床應用

治療肺結核盜汗:取牡蠣5錢,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為1天量,早晚分服(可加糖調味),連服數天;汗止后再服2~3天,以鞏固療效。如服數劑后療效不明顯,可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隨癥加減。共治10例,一般服藥2~3劑后盜汗消失;3例初期療效不顯,其中兩例經加龍骨、酸棗仁服數劑后亦收到較好效果。治程中未見不良副作用。

注意事項

1.《本草經集注》:貝母為之使;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良。惡麻黃、茱萸、辛夷。

2.《本草經疏》:凡病虛而多熱者宜用,虛而有寒者忌之,腎虛無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相關論述

1.張元素: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故蛤蠣之類能止渴也。

2.《湯液本草》:牡蠣,入足少陰,咸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地黃為之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之藥也。

3.《本草綱目》:(牡蠣)補陰則生搗用,煅過則成灰,不能補陰。

4.《本草經疏》:牡蠣味咸平,氣微寒,無毒,入足少陰、厥陰、少陽經。其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留熱在關節去來不定、煩滿、氣結心痛、心脅下痞熱等證,皆肝膽二經為病。二經冬受寒邪,則為傷寒寒熱;夏傷于暑,則為溫瘧灑灑;邪伏不出,則熱在關節去來不定;二經邪郁不散,則心脅下痞;熱邪熱甚,則驚恚怒氣,煩滿氣結心痛。此藥味咸氣寒,入二經而除寒熱邪氣,則營衛通,拘緩和,而諸證無不瘳矣。少陰有熱,則女子為帶下赤白,男子為泄精,解少陰之熱,而能斂澀精氣,故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