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是哪里
山根是醫學上面的概念,這種藥材是可以治療非常多的難以徹底根治的疾病,還會有止血的功效,如果是自己出現胃出血,或者是皮膚出血等一系列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服用這種藥材來達到治療的作用,尤其是在發生刀傷以后出血是最可以使用這種藥材來治療,敷在患處治療效果會更好。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止血,消腫,行氣止痛。治疥癬、風疹、胃痛。
形態特征
山,又名:大葉山、米珠、副山蒼。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幼時有絹狀毛。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或圓卵形,長4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成圓形,全緣,紙質,下面被柔毛,老時脫落,側脈5~8條;葉柄長5~12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黃褐色柔毛;花被片6,橢圓形,黃色;雄花有雄蕊9,花藥內向瓣裂。果實球形,深紅色,徑約7毫米;果柄長1.5~2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域
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林緣或路旁灌叢中。
相關配伍
①治胃氣痛:山根二錢。南五味子根皮三錢,燈心草、車前草各二錢。水煎服。
②治刀傷出血:山皮搗爛敷患處。
一、方法
在充足的自然光線下,受檢查者取正坐位面向光源。檢查者詳細觀察山根部位脈紋(即皮下顯露的毛細血管)的形態(豎形、橫形、斜形等)、色澤(青色、黃色、黑色、紅色)等變化。
健康嬰幼兒的脈紋呈青筋隱隱,或連及鼻梁、眉毛;有病則青筋顯露,顏色轉深。
二、臨床運用
1、山根脈紋的形態
(1)橫向型:小兒山根脈紋呈橫向型(如“一”字形)者,多為消化系統疾患,常見于嘔吐、泄瀉、積滯、蟲證、疳癥等脾胃病證。
(2)豎向型:小兒山根脈紋呈豎向型(如“I”字形)者,多見于咳嗽、哮喘、肺炎喘嗽、感冒等肺經病證。
(3)混合型:小兒山根脈紋呈橫向型與豎向型并見的混合型者,多為消化系統疾患和呼吸系統疾患同時發病,可同時出現脾胃與心肺疾病證候。
(4)其他型:小兒山根脈紋呈鉤字形(形如“U”)或斜向型(形如“/”或“”)者,其臨床價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