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肚子上長了很多紅疙瘩

皮膚是人體器官的保護屏障,但是由于長期與外界接觸,有大量的細菌在皮膚表面殘留,如果不注重皮膚的清潔和衛生,極易導致受到細菌感染,而在春秋換季時節,不少人都發現自己的皮膚表面有一些紅疙瘩產生,這可能是由于患上蕁麻疹導致的,當然其他的原因也會引起皮膚表面出現紅疙瘩。

1、排除過敏因素

比如停用刺激性的化妝品,選擇具有消炎、鎮靜作用的皮膚專用保養品,在用清水洗臉之后使用。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中,避免蚊蟲叮咬、飲食注意等。如果有持續發紅的現象,就要去醫院進行脫敏治療。

2、加強肌膚的抵抗力

如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均衡、情緒和諧、遠離污染環境及過敏原、減少皮膚的刺激等。輕微的敏感只要處置得宜,很快便會恢復,嚴重時則要迅速就醫。

3、忌擅自用藥

如果沒有經醫生的診斷,最好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藥物使用,雖然在一時對抑制炎癥雖然有效,但是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

4、及時正規治療

正規醫院首先會檢查出患者疾病的病因,身上起疙瘩癢要經過明確診斷,在確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身上起的紅疙瘩是什么原因

1、濕疹

身上起疙瘩癢也可能是濕疹的表現。濕疹由內外多種因素引發后,有明顯的癥狀:原發源急性惡化,出現紅腫、糜爛、滲液;發病1-2周后出現繼發源,表現為丘疹、小水胞、糜爛、滲液等;濕疹病變常分布以四肢尤以上肢為主,也可發生在軀干、面頸部。

2、蕁麻疹

蕁麻疹可引起身上起紅疙瘩,并且是一片一片的。癥狀表現為皮膚突然紅腫、發癢,并出現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疹子,開始是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這些疹子大多會在二十四小時內自動消退,但新的疹子陸續發生,此起彼伏。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3、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對紫外線過敏所致,通常在日曬后1-2小時后發病,皮疹多發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表現為小丘疹,小水皰,自覺瘙癢,嚴重時非光照部分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癢明顯,消失很慢。

4、蟲咬性皮炎

與蚊蟲叮咬有關,如臭蟲、跳蚤、虱子、螨、蚊等昆蟲叮咬皮膚后注入唾液,誘發的過敏性反應。預防此病應減少到草叢,樹陰下或潮濕,蚊蟲多的地方,室內可熏蚊香。最好不要用紅花油涂抹或花露水,因為這樣會導致皮膚過敏,反而加重病情。

5、其他皮膚過敏性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皮膚保護功能會逐漸的退化,皮膚對外來侵害的保護也會越來越失去抵抗力,這樣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過敏、瘙癢、起疙瘩就成了重要的表現形式。

春季怎么護理皮膚

春天保護皮膚要預防過敏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很多對花粉過敏的人就要小心了,最好是盡量的避開鮮花多的地方。除此之外,想要再春天保持光滑的肌膚,最好是與過敏源隔離,保持皮膚的清潔,新使用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要先在耳朵后面使用一點,確認沒有過敏癥狀再用于面部。

春天保護皮膚要多補水

春天氣候還是比較干燥,而且天氣變暖以后,洗澡的次數可能就會增多,這樣皮膚上的油脂就容易被帶走,皮膚的水分流失也會加速。因此春季皮膚也很容易干燥缺水,讓皮膚變得粗糙,所以最好將護膚品更換成比較好吸收的補水產品,并加強保濕,每周敷兩到三次補水面膜,多喝水,由內至外的補充身體水分,這樣才能讓肌膚保持水潤的狀態。

春天保護皮膚要注意防曬

很多人只覺得夏天的陽光強烈,所以只在夏天注重防曬,而春季就掉以輕心,但其實春季其實也是紫外線非常強烈的季節,如果不每天擦好防曬隔離的話,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最好是在每天出門前半小時,涂好水乳之后擦上隔離和防曬,在戶外盡量不要長時間的呆在陽光下,以免皮膚曬傷。

春季保護皮膚飲食要少油少糖

進入春季以后,溫度慢慢升高,皮膚的油脂分泌就會漸漸增多,所以很容易長痘痘。因此在飲食上就要盡量的少吃太油膩辛辣的食物,也要減少糖分的攝入,以免促進痘痘生長。最好是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選擇水果時多吃溫性的水果,如香蕉、龍眼、芒果、木瓜等,少吃一些酸性水果,如檸檬、橘子、菠蘿等。

春天保護皮膚不要洗冷水臉

春天不像冬天那么寒冷,很多人在室外呆久了覺得熱,到了室內后就會洗冷水臉,但是這樣對皮膚很不好。因為冷水會刺激皮膚內的血管發生收縮,從而減少皮脂腺的分泌,導致皮膚容易變得干燥粗糙。而且用冷水洗臉時,毛孔快速收縮,就會把一些毛孔周圍的臟東西吸進去,不僅容易造成毛孔堵塞,還可能滋生細菌。

結語:若是出現身上起紅疙瘩的話,最好是先查找原因,然后對癥下藥。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都是容易導致身上起紅疙瘩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保持衣物清潔、干燥,周圍環境的衛生。春季護膚,應做到防曬、不用冷水洗臉以及飲食清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