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豬肉肥肉上圓圓一粒粒

豬肉肥肉上圓圓一粒粒主要是寄生蟲感染的情況,主要分布在豬腰的位置上,成為米豬肉,是不能食用的,我們需要將這些感染的豬肉切掉,食用可能會影響到腸胃的健康。豬肉肥肉上出現肉粒,食用后導致細菌進入腸道,從而在腸道中發育成蟲,影響到大家的消化能力,需要馬上進行清腸治療。

這肉上的白色小顆粒到底是啥?

其實像這樣的豬肉,的確就是傳聞中的“米豬肉”“豆豬肉”。

米豬肉之所以叫米豬肉,是因為感染了绦蟲囊尾蚴等寄生蟲的瘦肉中有呈黃豆樣大小不等,乳白色的小疙瘩,看起來就像是肉中夾著米粒,所以又叫做米豬肉。其中豬腰部位的肉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

如果不小心吃了,會怎樣?

快餐的叉燒中疑似的寄生蟲感染

如果米豬肉被人吃到了,會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導致绦蟲病,也就是農村常說的“寸白蟲”。

患者感染后會在小腸長出最長能達4米的绦蟲,而且還會在糞便中排出一節節的白蟲子。

另一種就是囊蟲病了。

誤食了囊蟲后,蟲卵會在腸子里成蟲,并且鉆入腸壁組織,經血液帶到全身,在肌肉里長出一個個像米粒一樣的囊腫。還可以寄生在人的心臟、大腦、眼睛等重要器官,導致失明、癲癇等問題。

所以如果大家發現自己吃的豬肉有疑似的疙瘩,一定要及時就醫。

如果發現豬肉里的某些地方有這些疙瘩,需要全部都扔掉嗎?

是的,一旦發現米粒肉,整頭豬都不能吃了,最好全部處理掉。并且建議上報給衛生部門,將其送檢。

因為即便是養豬場,一旦發現某個豬感染了寄生蟲,也基本是會將整個養豬場的豬做檢疫、銷毀處理。原因就是米豬肉的蟲卵有非常強的感染性。

注意,一般的煎炒方式是無法殺死米豬肉中的蟲卵的,只有高溫燉煮才能將其殺滅,因此大家不要覺得炒熟就可以吃了。

不能買的幾種豬肉

表面沒光澤的不買

豬肉表面的光澤度是鑒別其是否新鮮的一個重要指標,新鮮豬肉為淡紅色或淡粉色,表皮肥肉部分呈有光澤的白色。

不新鮮的豬肉呈灰色或暗紅色,切面也呈暗灰色或深褐色,表皮脂肪部分有污穢,呈淡綠色。

病死豬肉色澤暗紅或帶有血跡,脂肪呈桃紅色,肉切面上的血管可擠出暗紅色的瘀血。

老母豬肉口感不好,不易煮熟,其肉皮厚、褶皺多、毛囊粗,呈灰白色,瘦肉部分呈暗紅色。

摸起來黏手的不買

豬肉在變質過程中會滋生大量微生物,微生物所產生的代謝物會造成表皮發黏,所以摸起來黏手是豬肉變質的標志。

新鮮的豬肉外表應是微干或濕潤的,其切面會有點潮濕,摸起來有油質感,但不黏手。

按壓無彈性的不買

新鮮的豬肉因其質地緊密而富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凹陷會立刻復原。

如果豬肉貯藏時間過長,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會逐漸分解,從而使肌纖維被破壞,這將導致豬肉表面失去彈性。如果豬肉被注水,彈性也會變差。

肥肉層太薄的不買

豬肉肥膘的厚薄與豬的品種和部位有關,一般來講,普通品種的豬肉肥膘較厚,而雜交品種的豬肉肥膘較薄。

需要注意的是,含瘦肉精的豬肉除了異常鮮艷外,其皮下肥肉層也較薄,通常不足1厘米,肌纖維比較疏松,對于這種肉,要謹慎購買。

聞時有異味的不買

腐敗變質的豬肉,其表面和內部均會有腐臭味,而新鮮的豬肉應該帶有肉類固有的鮮香氣味。

毛根發紅的不買

購買豬肉時,可以拔下豬毛觀察其毛根的顏色,如果發紅,說明是病豬,健康豬的毛根應是白凈的。

來路不明確的不買

購買豬肉時,一定要問清店主所售豬肉是否具備相關合格資質,包括檢驗合格章、檢疫合格章、檢驗合格證以及檢疫合格證等,如果都不具備,盡量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