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30歲牙齒掉了還能長

很多時候, 因為外力的撞擊或者是口腔疾病, 很容易導致我們的牙齒出現脫落, 或者是缺失的情況。 很多的人會問到, 30歲牙齒掉了還能長嗎?專家告訴大家, 一旦我們的恒牙脫落之後, 是不可能再次生長的。 人的一生當中, 只會有兩次牙齒生長機會, 一次是乳牙, 一次是恒牙。

一般來說, 人在15歲以前, 乳牙就全部脫落, 更換成恒牙了, 恒牙脫落後是不能再長的, 30歲牙齒掉了, 應該是屬於恒牙脫落, 不能再長的, 可以到當地醫院牙科檢查確診一下, 可以做鑲牙治療的

恒牙(permanent teeth)是指人類六歲左右乳牙開始逐漸脫落, 第一磨牙首先長出, 大部分恒牙在14歲左右出齊。 恒牙全部出齊共32個, 上、下頜各16個。

恒牙是繼乳牙脫落後的第二副牙列, 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後再無牙替代。 恒牙比乳牙多, 通常有28~32個。 因為人類進化的原因, 最後的磨牙常常有不長的現象。 所以恒牙的數目不是一定的。 恒牙的萌出是通過壓迫乳牙的牙根, 使其發生吸收而實現的。 恒牙代替乳牙是與人體發育後, 食物的食用量增加相適應的。 恒牙比乳牙大, 這樣就要求排列牙齒的牙槽骨的量也增加。 但是, 常常會有牙槽骨的空間不足的現象。

這樣, 恒牙就會出現因為排列空間不足而引起的牙齒排列不齊。 不過這些可以通過早期治療來預防。

人的一生總共有兩副牙列, 第一副牙列稱為乳牙列, 是由20顆乳牙排列而成。 從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 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萌出完畢。

自6-7歲至12-13歲, 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恒牙是繼乳牙脫落後的第二副牙列, 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後再無牙替代。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趨勢, 故一般人恒牙數在28-32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