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疝氣能自愈嗎

嬰兒疝氣, 可以說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患有嬰兒疝氣的話, 孩子會出現腹痛等症狀。 一般來說, 遇到嬰兒疝氣這種疾病, 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但是有些媽媽們認為嬰兒疝氣是可以自愈的, 那麼真是這樣嗎?其實是有一定的概率的,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所以還是要到醫院進行治療。

嬰兒疝氣可以自愈嗎

嬰兒疝氣是有可能自愈的, 但幾率不高, 只有小部分孩子的疝氣可以自愈, 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 腹部的肌肉變得強壯, 薄弱區也有閉合的可能。

所以一般建議一歲以下小孩、發作不太頻繁的, 可以先觀察一下, 看是否能自愈成功。

而一歲以上的孩子應接受手術, 而幾個月大的寶寶如果頻繁發作或經常嵌頓的亦應及早手術, 因為與急診手術相比, 擇期手術治療併發症少、風險低。

但家長要注意點是, 寶寶疝氣自愈的概率很小, 很多自愈的“疝氣”實際上是鞘膜積液,

積水可以被鞘膜吸收。

但很多人並不懂, 會誤以為這就是疝氣, 認為是疝氣自己好了。

嬰兒疝氣該如何預防

1、疝氣可發生在嬰兒期, 因此家長在嬰兒期應當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 是否腫, 或是否存在時隱時現的塊物,

遇有疑問及時諮詢醫生。

2、患疝氣的較多是男孩, 但女孩也會患疝氣。 對此家長應當提高警惕, 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3、嬰兒期不要將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 以免加重腹內壓力。

4、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 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5、吃些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

以保持大便通暢。 孩子大便乾燥時, 不要讓其用力解大便, 家長應採取適當的措施。

6、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 避免孩子大聲啼哭, 防止腹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