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牙齦為什麼會萎縮

牙齦萎縮的現象, 在醫學上被稱之為牙周病, 主要可以分為牙周病和牙周炎。 出現牙齦萎縮之後會表現出牙齦炎症、出血、牙齒鬆動、移位等現象, 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的牙齒脫落, 危害性相當大。 因此, 致病因素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問題。 那麼, 牙齦為什麼會萎縮?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看看原因吧。

牙肉萎縮

萎縮原因刷牙不正確刷牙不當不正確的方法不但不能保護還會破壞牙齒及牙周組織, 如過硬的牙刷、牙膏中摩擦劑顆粒過粗及拉鋸式刷牙, 都可能導致牙齦退縮。 假牙不良修復體做得不好的假牙不易清潔, 會導致牙周衛生不良, 也會使牙齦萎縮。 過度咬合力還有各種原因所致的過度咬合力, 也會使牙異常移動, 而使牙齦退縮。 萎縮預防牙齦退縮是不可逆的, 重點應放在預防上:①定期的口腔保健。 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 每6到12個月潔一次牙,

是預防牙齦炎症的有效措施。 已有牙周病症狀的患者, 應及時接受系統牙周治療;②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推薦使用刷毛較軟, 頂端圓鈍的牙刷。 牙膏以含氟牙膏為佳, 其中含的摩擦劑應粗細合適。 同時要學會正確的刷牙姿勢, 大多數人可採用豎刷法或短橫顫動法。 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牙籤、牙線以清理牙刷難以到達的位置等;③不要圖便宜和方便。 在一些技術水準不高、操作不規範的小診所鑲牙, 這也是產生不良修復體的的主要原因;④如有患者覺得自己有個別牙發生異常移動,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以便對症處理。

正確的刷牙方法提倡的正確刷牙方法有以下幾種:豎刷法:就是將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齦和牙冠交界處, 順著牙齒的方向稍微加壓, 刷上牙時向下刷, 刷下牙時向上刷, 牙的內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 在同一部位要反復刷數次。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軟垢, 並能刺激牙齦, 使牙齦外形保持正常。 顫動法, 指的是刷牙時刷毛與牙齒成45度角, 使牙刷毛的一部分進入牙齦與牙面之間的間隙,
另一部分伸人牙縫內, 來回做短距離的顫動。 當刷咬合面時, 刷毛應平放在牙面上, 作前後短距離的顫動。 每個部位可以刷2-3顆牙齒。 將牙的內外側面都刷乾淨。 這種方法雖然也是橫刷, 但是由於是短距離的橫刷, 基本在原來的位置作水準顫動, 同大幅度的橫向刷牙相比, 不會損傷牙齒頸部, 也不容易損傷到牙齦。 生理刷牙法:指的是牙刷毛頂端與牙面接觸, 然後向牙齦方向輕輕刷。 這種方法如同食物經過牙齦一樣起輕微刺激作用, 促進牙齦血液迴圈, 有利於使牙周組織保持健康。

總之, 刷牙要動作輕柔, 不要用力過猛, 但要反復多次。 牙齒的每個面都要刷到, 特別是最靠後的磨牙, 一定要把牙刷伸入進去刷。 如果將前面的幾種方法結合起來應用, 則效果會更好。 每次刷完牙, 如果不放心, 還可以對著鏡子看一看是否乾淨了, 只有認真對待, 才能保證刷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