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肌肉發展的順序是什么呢?
嬰兒身體發育過程比較迅速, 多種器官和組織協同生長。 而嬰兒肌肉的發展卻是比較慢的部分, 直到成年以后才會完全發育成熟。 嬰兒的肌肉發展雖然慢, 但是也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生長, 從中可以找到加快的辦法, 并且保護嬰兒的健康不受危害, 下面就來看看嬰兒肌肉發展的順序是什么呢?
肌肉發育是有一定順序的。 當身體高度快速增長時, 肌肉以增加長度為主;長體重, 以肌纖維增粗為主。 少年兒童全身肌肉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 大肌肉群發育較早, 小肌肉群發育遲些, 上、下肢肌肉的發育早于軀體肌肉, 臂部和大腿肌肉的發育又早于小腿和足部的較小肌肉和手的小肌肉群。 所以他們在體育鍛煉中, 掌握動作的精確性差。 為使身體各部位肌肉群均衡地發展, 要多做些對稱、懸垂、支撐等練習, 以形成正確姿勢, 防止畸形發展。 要抓住兒童肌肉彈性和韌帶伸展性好的時機進行柔韌性練習。
1、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嬰幼兒最早的動作是俯臥抬頭。 其他如俯撐、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 則是按一定的順序發展起來的。
2、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嬰幼兒首先出現的是軀體大肌肉動作,
3、從中央部分動作到邊緣部分動作的發展, 嬰兒最早出現的是頭的動作和軀干的動作, 然后是雙臂和腿部有規律的動作, 最后才是手的精細動作。 這種發展趨勢可稱為“遠近規律”, 即靠近頭部和軀干的部位先發展, 然后是遠離身體中心部位動作的發展。
4、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嬰幼兒動作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心理、意識的支配, 呈現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