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良性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一種斑塊狀損害性疾病, 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 中老年人比較容易患病。 口腔白斑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 為癌前損害的特征—上皮異常增生, 作為患者可能不希望癌變, 良性口腔白斑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避免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白斑屬癌前病變, 具有潛在惡變的可能。 目前, 白斑癌變已經肯定, 但比例并不太高, 所以, 不能認為白斑就一定要癌變。 根據WHO及國內報道的研究資料, 白斑的癌變率大多在3%-5%左右。

關于口腔白斑病的治療方法與措施, 學者們意見不一。 但一般來說, 對任何類型的白斑都應及早進行積極的治療, 并在治療中觀察。 至于具體的治療方法, 應視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白斑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

(一)去除一切致病因素

理化或機械刺激是誘發口腔白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去除所有的刺激因素是治療白斑首位的、不容忽視的方法。

1.戒除所有的不良習慣與嗜好, 包括戒除煙酒、不進食過熱食物和少吃辛辣食物、糾正單側咀嚼習慣等。

2.磨改牙齒銳利的邊緣, 拔除殘根、殘冠、錯位及無功能牙, 對不良修復體也應除去或修改, 以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3.調整產生電流的金屬修復體。 通常認為早期更換引起電流的金屬修復物可使病變逆轉。

(二)局部藥物治療

1.維生素A 局部病變粘膜下注射, 亦可用魚肝油局部涂擦或敷貼治療白斑, 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維甲酸類藥物 局部治療白斑有較好的療效, 并且較安全, 治療時應以低濃度為宜, 不宜過高, 以減少不良反應, 一般以0.05%-0.2%為佳。 通常該藥只適用于均質型或部分疣狀型白斑的保守治療, 而不宜用于顆粒型與潰瘍型的治療。

3.5—氟脲嘧啶(5—FU) 常用5%的軟膏局部涂抹, 每日2次, 有一定的療效, 病變消失后即停藥。

4.抗真菌類藥物 部分白斑與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密切關系, 因而對白斑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合用抗真菌類藥物的局部治療,

常可提高療效。 目前常用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錠劑或克霉唑口含, 也可用2%-4%的碳酸氫鈉或0.2%洗必泰溶液等含漱。

5.另外, 選用蜂膠類膜劑、活血化瘀類膜劑以及離子導入藥物等局部治療方法, 亦可獲得一定的療效。

(三)全身藥物治療

1.維生素A 對調節上皮組織的正常發育、生長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補充維生素A, 可使過角化消退。 常用量為口服2.5萬U, 每日2-3次, 療程1-2個月。

2.維甲酸類藥物 該類藥物有干擾致癌作用, 可防止上皮癌的發生, 并可延緩或停止甚至逆轉癌前細胞變成癌細胞, 另外, 還具有維持上皮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 使過角化的形成受到抑制。 在臨床使用時, 初服劑量宜小, 每次5mg, 每日2-3次, 一周后劑量可逐漸增加至每日30-60mg,

分3次服用, 1—2個月為一療程, 有效時可停藥一個月后再開始第二個療程。 使用時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及禁忌證。 由于該藥口服有較多的不良反應, 停藥后又有相當的復發率, 故目前多主張局部外用。

3.其他藥物治療 病人合并有貧血時, 可用維生素B12治療。 唇和舌的損害可用復合維生素B輔助治療。 此外, 尚可用雌激素治療。

(四)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白斑病變療效較好, 是治療白斑的一種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尤其對那些有不典型增生的病例, 應立即盡可能全部切除, 并要求病人隨診觀察。 通常, 手術治療只有和去除刺激因素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其中刺激因素包括外來因素和內在因素兩方面。 雖然手術切除療效較好, 但較復雜, 損傷大, 也有一定的復發率, 故應根據病情適當選用。

(五).冷凍治療

冷凍治療也是治療白斑的方法之一, 這主要是因為口腔粘膜位置淺表, 比較柔軟, 表面濕潤且組織致密度低, 較利于冷凍治療。 該法常選用液氮, 并有一定的療效, 但存在無法獲得標本做病理檢查及病人傷口愈合較慢的缺點,且治療后復發與癌變的問題也應考慮。

(六)放射治療

通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磷敷貼接觸照射治療,引起累及深層的炎癥,造成全部病變上皮脫落。但由于該法有促進白斑惡變的可能,故對其使用尚有爭議。

(七)中醫中藥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白斑是一種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其主要的病因病機為氣滯血瘀、痰凝濕聚、正氣虛弱等,其施治原則為活血化瘀、化痰消斑及健脾化濕等。

綜上所述,白斑的治療原則總結如下:

1.對白斑病變應及早進行積極的治療,而去除所有致病因素是首要和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也是治療成功的基礎。

2.對均質型白斑可用保守治療,但亦應警惕其惡變,臨床上有可疑癌變表現時應及時做活檢,了解病情變化。

3,對顆粒型和潰瘍型白斑,應立刻手術,全部切除病變并活檢;對疣狀白斑及三個危險區部位的白斑,經保守治療1-2個月無改善者,也應手術切除并活檢。

4.對手術切除的白斑,術后應定期復查;對已治愈的白斑,因有復發的可能,亦應定期復查。可根據具體情況,半年左右復查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問題,積極治療。

但存在無法獲得標本做病理檢查及病人傷口愈合較慢的缺點,且治療后復發與癌變的問題也應考慮。

(六)放射治療

通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磷敷貼接觸照射治療,引起累及深層的炎癥,造成全部病變上皮脫落。但由于該法有促進白斑惡變的可能,故對其使用尚有爭議。

(七)中醫中藥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白斑是一種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其主要的病因病機為氣滯血瘀、痰凝濕聚、正氣虛弱等,其施治原則為活血化瘀、化痰消斑及健脾化濕等。

綜上所述,白斑的治療原則總結如下:

1.對白斑病變應及早進行積極的治療,而去除所有致病因素是首要和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也是治療成功的基礎。

2.對均質型白斑可用保守治療,但亦應警惕其惡變,臨床上有可疑癌變表現時應及時做活檢,了解病情變化。

3,對顆粒型和潰瘍型白斑,應立刻手術,全部切除病變并活檢;對疣狀白斑及三個危險區部位的白斑,經保守治療1-2個月無改善者,也應手術切除并活檢。

4.對手術切除的白斑,術后應定期復查;對已治愈的白斑,因有復發的可能,亦應定期復查。可根據具體情況,半年左右復查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問題,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