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ph值偏低怎么回事
許多泌尿系統的疾病在作檢查診斷的時候, 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 而尿常規檢查的數據也關系著人們身體的健康狀態, 所以尿常規數據有問題的話還是要引起重視。 有些人在做尿常規檢查的時候會發現pH值比較低,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復雜的。 那么尿常規中ph值偏低是怎么回事?
1.正常情況下, 尿液pH值在4.5-7.9之間。 如果出現尿常規酸堿度偏低, 即尿液pH呈現酸性結果, 尿pH值低常見原因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會導致尿液pH偏低, 糖尿病酸中毒帶來危害, 比如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昏迷甚至死亡的情況。 嚴重腹瀉也會導致尿常規的pH偏低, 嚴重腹瀉會導致患者出現失水、血壓下降, 甚至休克、死亡的情況。 因此當出現尿液pH偏低, 要積極尋找病因, 及時進行治療。
2.尿pH值低, 最常見的疾病就是泌尿系統結核, 有可能是腎結核、輸尿管結核或者膀胱結核。 對于有泌尿系統結核, 尿就是酸性, 同時也可能有蛋白尿, 也可能有紅細胞和白細胞。 因為當人體有結核桿菌感染后, 結核桿菌進入腎臟的腎實質內, 就會導致腎實質功能進行破壞, 當結核桿菌侵犯的范圍逐步增多, 穿透腎髓質進入腎盂, 這種情況結核桿菌就進入尿中,
3.尿液酸堿度偏低這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它可能是飲食引起的,如果合并有紅細胞或者白細胞就考慮是腎或者尿路的疾病,建議再次到醫院進行復查以觀察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