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哪些呢?
肝炎是危害程度非常高的疾病, 肝炎能夠導致嚴重的生命威脅, 因為大部分肝炎患者在后期都可能發展成為肝癌, 一旦變成肝癌就幾乎沒有治愈的希望了。 肝炎當中以乙肝的危害較大, 而且患病人數居高不下, 乙肝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下面就來看看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哪些呢?
慢性乙型肝炎傳播途徑:母嬰、血和血液制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 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 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 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HBV可通過母嬰、血和血液制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 感染HBV后, 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環境因素等影響, 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和臨床類型,
1.家族性傳播
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傳播, 其中以母嬰垂直傳播為主, 母親如果乙肝E抗原陽性, 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 大都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而精液中可檢出乙肝病毒,
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齡與慢性乙肝有密切關系。 胎兒、新生兒一旦感染乙肝病毒, 約有90%~95%成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兒童感染乙肝病毒, 約有20%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