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腸胃病大便形狀是什麼樣的?

我們人類每天需要吃飯喝水, 自然也需要排泄, 很多朋友平時都非常忌諱談及排泄物的話題, 其實為了身體健康, 這個話題是不能避諱的。 因為很多時候, 通過大便也能夠確定身體目前的狀況如何。 那麼, 如果對於腸胃病的患者來說, 平時排出來的大便到底都是什麼形狀的呢?

健康的便便長啥樣

說起來, 繞不開的就是下面這幾點:

顏色:呈黃色至棕黃色;

形狀:呈柱狀, 軟而成形, 通常情況下排到便器中仍保持固定形態, 貌似香蕉

氣味:正常糞便的臭味;

便便次數:排便次數為每週3次至每天3次, 每天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200克左右。

都說“吃啥拉啥”, 便便無非就是那些沒被消化的“食物殘渣”。 大錯特錯!實際便便中大部分是水分, 即便是健康的便便, 含水量也高達70%。 所以說便便也是水做的~(這結論....)

便便的意外情況, 誰還沒碰見過幾次

便便突然變色, 意味著……

(1)紅色

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可以由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引起, 尤應警惕結腸腫瘤。

(2)黑色

便便色黑而有光澤, 呈柏油樣的暗黑色, 見於各種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癌。

(3)陶土色

糞色呈陶土樣, 提示膽道系統發生阻塞, 膽汁不能進入腸腔, 同時往往伴有臉色和鞏膜發黃。

TIPS:很多藥物影響糞便的顏色。 如果你去醫院就診並有這些情況時, 別忘了將它們告訴醫生。

例如, 服用炭粉、鉍劑或鐵劑後, 糞便呈深淺不一且無光澤的炭樣黑色;氫氧化劑、鋇劑可使糞便變成白色;肝素、保泰松、阿斯匹林能使大便變成紅或黑色;利福平可使大便變成紅色或橙色;消炎痛以及一些抗生素可使大便變成綠色或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