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丹毒怎麼引起的?
丹毒會出現在人體的很多部位, 這其中就包括在腿部, 出現在腿部的丹毒, 臨床上統稱為下肢丹毒, 針對這種疾病, 目前最流行的是抗生素治療, 而且最主要的是青黴素治療, 除此之外, 還可以採取一些物理治療方法, 比如紫外線照射治療以及超短波治療等等, 那麼導致腿上出現丹毒的原因是什麼呢?
腿上丹毒怎麼引起的?
發病前有全身不適、寒戰、噁心等症狀, 繼而局部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 迅速向四周擴大, 皮損表面可出現水皰, 自覺灼熱疼痛, 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 多見於顏面及小腿部, 面部損害發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 小腿損害常與腳癬有關。 並常有復發傾向, 復發時症狀往往較輕。 嬰兒多見於腹部, 臍部感染有關。 愈後遺留有色素沉著。
需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鑒別。
下肢丹毒臨床特點
一、病因: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二、先驅症狀:畏寒、全身不適、高熱, 39~40℃
三、好發部位:小腿、顏面部。
四、皮損特點:鮮紅色水腫斑, 表面緊張發亮, 邊界較清楚, 嚴重者可發生水皰Fig1。
五、全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 發熱等
六、自覺症狀:壓痛明顯, 局部皮溫高
七、預後:復發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腫,
八、實驗檢查:白細胞總數、嗜中性白細胞增高
首先治療主要是抗菌素的應用, 首選具有廣泛殺菌的作用的青黴素, 長期聯合用藥, 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對於青黴素過敏的患者應該選用頭孢類藥物進行治療, 如頭孢替安等。
伴有淋巴腫脹的患者, 可採用高壓治療, 有助於預防復發。 另外冷光, 紫外線治療等物理療法可以很好的促進疾病的恢復。 對於以上普通常規治療無效的患者還可以採用外科手術治療。 另外患者患肢應該絕對臥床休息, 抬高患者有助於下肢血液的回流, 由於長期臥床, 患者應注意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