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小腸腫瘤最常見的症狀

癌症, 也就是腫瘤, 可以說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了。 患病之後, 患者很容易失去生命。 小腸腫瘤就是一種高發的癌症類型。 一旦發現小腸腫瘤, 病情一般已經發展到中後期。 其實小腸腫瘤初期, 也是有很多症狀的, 只不過被人們忽視掉了。 那麼, 小腸腫瘤最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

小腸的長度占整個胃腸道的75%, 但小腸腫瘤僅占胃腸道腫瘤中的3~6%, 小腸惡性腫瘤為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1%。 小腸與結腸之長度比為4∶1, 粘膜面積比為10∶1, 但二者腫瘤的比大致為1∶40。 Freund綜合小腸腫瘤發生率低的原因有以下一些:腸內容物為鹼性且通過較快, 減少了腸粘膜與致癌物質的接觸和機械性刺激;小腸內細菌量少, 因而致癌物質的形成減少;存在保護性酶, 使潛在的致癌物質被解毒;含有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A, 可中和潛在的致癌病毒;胚胎發育中腸的形成較晚, 避免了不典型組織的種入。

小腸腫瘤的六大症狀

小腸腫瘤因發生的病程不同, 症狀也不盡相同, 約有20%的病人可沒有任何症狀, 常在做其他腹部手術時才被發現, 但大多數病人可出現以下症狀。

一、腹部疼痛:可有隱痛、脹痛及劇烈的絞痛。 有近70%的病人有此類症狀,

特別是在穿孔和腸梗阻時疼痛更為劇烈。 並可伴有腹瀉、食欲不振等。

二、腸梗阻:有30%~40%的病人因腸梗阻而就診, 多因慢性復發性腸套疊引起, 有時還可誘發腸扭轉。 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劇烈絞痛, 同時伴腸鳴音亢進, 以脂肪瘤、腺瘤多見。

三、消化道出血:約有1/3~2/3病人因腫瘤表面潰爛而引起出血。 最易引起出血的平滑肌瘤和肉瘤、血管瘤和腺瘤, 神經纖維瘤。 多數為隱性出血, 表現為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或黑糞, 長時間也可產生缺鐵性貧血。 也可出現間斷小量出血, 甚至大量便血。

四、腹部腫物:有約33%的病人檢查時可發現腹部腫物, 腫物的形狀和性質沒有固定特徵。 一般無壓痛, 腫物活動度較大, 有時可摸到, 有時摸不到, 常是小腸良性腫瘤的特點。

五、腸穿孔:多見於小腸惡性腫瘤, 急性穿孔表現為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慢性穿孔則可形成內瘺或腸外瘺。

六、類癌綜合征:大多無症狀, 小部分病人出現類癌綜合征, 由於類癌細胞產生的5-羥色胺和血管舒緩素的啟動物質緩激肽所引起,

主要表現為陣發性面、頸部和上軀體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 腹瀉/哮喘和因纖維組織增生而發生的心瓣膜病。 常因進食、飲酒、情緒激動、按壓腫瘤而激發。 大多見於類癌而有肝轉移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