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檢查時間一覽表
在女性懷孕期間, 是需要定期去醫院進行產檢的。 因為胎兒在母體發育的不同階段, 會有不同的特點, 通過孕檢, 可以檢查出母體存在著的一些風險高的疾病, 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等, 也可以更加瞭解孩子的發育情況, 保證孩子在出生之後是健健康康的。 那麼, 在不同的孕期, 需要做什麼樣的檢查呢。
5~6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 這個檢查可以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 若仍未看到, 則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
6~8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 看胚胎組織在胚囊內, 如果能看到胎兒心跳, 就表示胎兒目前處於正常狀態。
9~11周孕期檢查
做絨毛膜採樣, 如果孕婦有遺傳性疾病, 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做“絨毛膜採樣”。 但是需要注意這項檢查可能會造成孕婦流產以及胎兒受傷, 所以在做之前要仔細聽從醫生的建議。
12周孕期檢查
第1次正式產檢, 這時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
13~16周孕期檢查
做唐氏症篩檢和施行羊膜穿刺, 從這個時候開始還要基本檢查, 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 妊娠16周以上的孕婦, 可抽血做唐氏症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 並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 至於施行羊膜穿刺的週期, 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 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17~20周孕期檢查
做詳細超音波檢查, 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和假性宮縮的出現, 這時候醫生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
21~24周孕期檢查
做妊娠糖尿病篩檢, 不過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 都是在孕期第24周做。 這次的檢查總共要抽4次血, 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於標準值的話, 即代表准媽媽有妊娠糖尿病。
25~28周孕期檢查
做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和德國麻疹, 這個階段是檢查乙肝病毒的最佳時機, 如果准媽媽攜帶乙肝病毒, 那麼就要讓小兒科醫師知道在准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 為新生兒注射疫苗,
29~32周孕期檢查
檢查下肢水腫, 子癇前症的發生, 預防早產。
33~35周孕期檢查
做超聲波檢查, 評估胎兒體重, 從30周以後, 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
36周孕期檢查
此時所做的產檢, 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 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
37~42周孕期檢查
從38周開始, 胎位開始固定, 胎頭已經下來, 並卡在骨盆腔內, 此時准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 如果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還沒有生產跡象, 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