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頸的部位出現有鼓包是人體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
出現了這種情況後人們一般都會很慌張,
想要快速的將鼓包給消除,
然而急病亂投醫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處理方法,
可能會適得其反讓病症更加嚴重。
面對後頸部出現有鼓包這種情況需要查明其原因而後在採取一些措施來治療。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後勁部有鼓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症狀考慮為是由於毛囊炎引起的可能性比較大,
再者也不能排除淋巴結發炎引起的可能性指導意見:意見建議:建議你可以服用消炎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和清熱散結片來治療,
不要按壓,
症狀不減輕的話,
可以去醫院做下彩超檢查確定下病因再做治療
西醫治療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常人約有500-600個淋巴結。
淋巴結按其位置可分為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
由於引起淋巴結發炎的原因有很多,
因此建議外貼進行對症治療。
一、結核性淋巴結炎,
可選用異煙肼100mg,
每日3次,
長期使用18—24個月,
鏈黴素0.5g,
每日2次肌注。
二、急性淋巴結炎應首先控制炎症,
避免擴散,
選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
鏈黴素或其他廣譜抗生素,
亦可根據標本的藥敏試驗選擇用藥。
三、支持療法: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及液體,
調節電解質平衡。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閉療法:膿腫尚未形成時可用,
普魯卡因溶液做淋巴結周圍封閉(需先做皮試)。
3.必須敷貼中藥結核性淋巴結炎如有穿破成瘺,
可在切除竇道刮除病變組織的基礎。
中醫治療對於淋巴炎症的治療,
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藥、封閉針等來緩解症狀,
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治癒疾病。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
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竄於經絡,
氣血凝滯而成。
大多先患有癰疽疔瘡等陰毒之證,
毒氣走竄,
流注經絡;或因皮膚破傷,
感染邪熱毒氣;或因情志抑鬱,
心火內盛,
血氣逆行而生。
證雖在表,
而源本於裡。
病輕者,
只在經絡;病重者,
則可影響臟腑,
故也有發生走黃之證。
簡言之,
病因由乎火毒,
病機為氣血凝滯,
病位在經絡之間。
中醫名方治療此症,
外治敷貼可拔毒、活血、散瘀、舒經活絡並清熱利濕、消腫排膿的同時,
由於傳統:,
具有載藥量大、效專力宏等特點,
其所含中藥成分局部滲透力強,
藥性經皮膚吸收而參與血液迴圈,
直達病灶,
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組織,
從而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
促進局部生理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癒淋巴結炎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