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線的傷口多久拆線
縫線后的傷口是需要根據實際的時間來進行拆線, 當自己的傷口部位出現好轉后才可以拆線, 否則就會讓自己的傷口部位出現潰爛發炎, 從而讓治療變得更加的棘手, 在剛開始就應該要及時的對傷口的表面進行清洗和消毒, 不要用手去觸碰到自己的傷口, 否則就會讓傷口部位有些發炎。
縫針是用于各種組織縫合的器械, 它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 即針尖, 針體和針眼。 針尖按形狀分為園頭、三角頭及鏟頭三種:針體有近園形、三角形及鏟形三種。 針眼是可供引線的孔, 它有普通孔和彈機孔兩種。 圓針(Round(Taper) needle curved)根據弧度不同分為1/2, 3/8弧度等, 弧度大者多用于深部組織。
1.創面清洗消毒:選用無菌敷料掩蓋創面, 清洗創面周圍皮膚, 毛發應予剃除, 油垢可用汽油清除, 再用肥皂水清洗, 最后用蒸餾水清洗。 周圍皮膚清洗完后再清洗創面。 先用生理鹽水簡單沖洗,
2.擴創:清創應在充分暴露后進行, 必要時將創口擴大, 四肢創口可沿肢體長軸切開,
3.失活組織和異物清除:創面內壞死失活的組織應予切除, 操作要按照組織的解剖層次由淺及深逐層進行。 壞死組織清除后創面應徹底止血, 以免形成新的血腫。 創面內的異物應盡量取出, 有些小的金屬異物遠離傷道且不影響功能者可不予清除。
4.引流:較深的創口應放置引流, 引流物可選用橡皮片、橡皮管等, 片狀引流物可將創腔內液體(血液、滲出液)引出至敷料上, 管狀引流物外接引流袋, 有時加用負壓或沖洗以使引流更充分。
5.縫合:清創后立即縫合創口稱一期縫合, 適用于污染程度輕、血供豐富的創傷, 如頭面部傷。 胸腹腔、關節腔也應一期縫合關閉。 神經、肌肉和血管組織應以皮膚被蓋。 污染重的傷口、已發生感染的傷口、火器傷口一般不予一期縫合, 而應待感染控制后做二期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