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調理肝脾的中藥方劑

很多亞健康是可以通過中藥來進行調理的, 比如人們發生的肝脾問題, 是可以用中藥進行慢慢調理的, 出現肝脾問題時, 常會有胸悶氣喘的症狀, 女性還會有痛經與內分泌不調的症狀。 調理肝脾的中藥方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比如有疏氣寬中法、重鎮降逆法以及溫經和營法等。

一、中醫上調理肝脾法

疏氣寬中法:用於胸悶暖氣, 頻轉矢氣。 藥如香附、陳皮、枳殼、佛手。

降氣平逆法:用於氣喘實證。 藥如沉香、檀香、烏藥、枳實。

重鎮降逆法:用於胃虛呃逆, 沖氣上逆。 藥如代赭石、磁石。

調理肝脾法:用於肝脾氣滯。 藥如當歸、白芍、柴胡、白術、茯苓。

行氣祛瘀法:用於婦女痛經病, 量少挾瘀。 藥如川芎、紅花、益母草、香附。

溫經和營法:用於血分有寒, 月經後期。 藥如當歸、艾絨、肉桂。

二、如何調理肝脾

1、四逆散

是傷寒論裡面的一首經典方, 藥味組成比較簡單, 四味藥:柴胡、枳實、芍藥、甘草, 主要用在疏肝理脾, 所謂“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就是針對這個病機, 四逆散有調理肝脾的作用。 這個方裡面柴胡疏肝理氣升陽, 枳實理氣和胃消痞, 配合白芍、甘草, 柔肝補虛扶脾, 這幾個藥組成的經典組合, 用在一些肝脾同病的一些證候,

適用比較廣泛。

2、柴胡疏肝散

還有一個經典名方柴胡疏肝散, 是在四逆散的基礎上去掉枳實, 加上陳皮、枳殼、香附、川芎幾味藥, 增加了陳皮、枳殼理氣和胃止痛的作用, 增加香附疏肝理氣止痛, 川芎行氣活血止痛, 這樣一來, 柴胡疏肝散疏肝行氣理氣止痛的功效更加突出,

凡肝膽脾胃氣滯不通的, 都可以這個方子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