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滴耳液的危害

滴耳液是一種可以給人們耳朵進行清潔的藥物, 只是很多人們都是會濫用這種藥物, 隨意濫用就會讓這種藥物存在一定危害, 甚至是讓人們的聽力都會因此受到些影響, 而且在滴耳朵之前需要先將滴耳液焐熱以后再去滴入, 主要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耳朵黏膜不會因此受到非常大的刺激性。

滴耳劑指滴入耳道內的液體藥物制劑, 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為溶劑, 對耳道起清潔、消炎、收斂等作用。 將藥材提取物、藥材細粉和藥物制成的供滴耳用的液體制劑。

滴耳劑主要用于耳道感染或疾患。 如果耳聾或耳道不通, 不宜應用。 耳膜穿孔者也不要使用滴耳劑。

① 將滴耳劑用手捂熱以使其接近體溫。

② 頭部微向一側, 患耳朝上, 抓住耳垂輕輕拉向后上方使耳道變直, 一般一次滴入5-10 滴, 一日2 次, 或參閱藥品說明書的劑量。

③ 滴入后稍事休息5 分鐘,

更換另耳。

④ 滴耳后用少許藥棉塞住耳道。

⑤ 注意觀察滴耳后是否有刺痛或燒灼感。

⑥ 連續用藥3 日患耳仍然疼痛, 應停止用藥, 及時去醫院就診。

外耳疾病有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外耳道霉菌病、耵聹(俗稱耳屎)栓塞等多種。 2%酚甘油(石炭酸甘油)應用于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癤, 初起耳痛劇烈時, 凡中耳炎鼓膜穿孔者禁忌使用酚甘油。 3%水楊酸(柳酸)酒精可用于治療外耳道霉菌病

但使用時可能劇痛難忍, 一般不宜多滴, 必要時可用棉簽蘸藥液涂擦外耳道。 少數耵聹堅硬, 與外耳道粘連較緊不宜用耵聹鉤取出,

穩妥的辦法是用4%碳酸氫鈉(蘇打水)溶液滴耳, 每2~3小時一次, 2天后再通過外耳道沖洗將其清除。 必須強調的是, 滴藥后應及時沖洗, 否則又復干結, 增加治療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