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體內風邪如何排出體外

風邪是中醫學上的一個名詞, 一般情況下, 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風邪入侵所導致的, 比如說發燒、風寒感冒、自汗、關節酸痛等。 當然, 風邪也是分為很多種類型的, 不同類型的風邪, 症狀不同, 治療方法不同, 需要採取不同的重要配方進行治療。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風邪的辯證施治方法。

1.風寒型

(1)證候惡風、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咳嗽、鼻塞、小便清長, 舌苔薄白, 脈浮緊。

(2)治則疏風散寒, 辛溫解表。

(3)方藥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獨活、川芎、前胡、桔梗、枳殼、茯苓、柴胡、甘草。 水煎, 日一劑, 分3次溫服。

2.風熱型

(1)證候發熱重、微惡寒、自汗、頭痛、目赤、口乾渴、小便黃、咳嗽痰黃, 舌苔薄黃, 脈浮數。

(2)治則疏風散熱、清熱利咽、辛涼解表。

(3)方藥金銀花、連翹、牛蒡子、淡竹葉、荊芥、桔梗。 水煎, 日一劑, 分3次溫服。

3.挾濕型

(1)證候頭痛、發熱、發風疹塊、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關節酸痛遊走性, 肢體屈伸不利, 出汗、生瘡瘍、下肢浮腫, 伴有泄瀉, 舌苔白膩, 脈濡。

(2)治則散風祛濕。

(3)方藥羌活、薏苡仁、防風、白芍、蒼術、當歸、細辛、麻黃、川芎、桂枝、桑枝、白芷、藿香、生地、黃芩、寬筋藤、骨碎補、生薑, 雞血藤、甘草。 水煎, 日一劑, 分3次溫服。

4.血虛生風

(1)證候面色萎黃、頭暈目眩、皮膚乾燥、瘙癢脫屑、耳鳴、心悸、失眠,

舌質淡, 脈虛細。

(2)治則養血熄風。

(3)方藥當歸、生地、熟地、川芎、白芍、丹參、首烏、雞血藤、防風、桑椹子、阿膠(烊化), 白鮮皮、苦參、白芷, 甘草, 水煎, 日一劑, 分3次溫服。

5.陰虛動風

(1)證候頭痛、頭暈或中風昏倒、四肢抽搐、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肢體麻木,

舌質紅苔黃, 脈弦。

(2)治則平肝熄風。

(3)方藥生黃芪、生地黃、懷牛膝、制白附子、代赭石(先煎), 僵蠶、制全蠍、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制水蛭、廣地龍、生龜板、生白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當歸尾、青蒿、桃仁、紅花、生麥芽、甘草。 水煎, 日一劑, 分3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