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蕁麻疹一直不好
現在出現蕁麻疹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有的人長時間都是不好的, 蕁麻疹在剛開始發生的時候會在皮膚的表面出現一些風團狀的小疙瘩, 這個大有的嚴重, 有的不嚴重, 大大小小的會突然間消失, 突然在某個地方出現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蕁麻疹反反復複一直不好, 這些都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治療。
其實, 這還是與每個人的體質有關係。 有些人認為, 我以前吃東西不過敏, 為什麼現在就發蕁麻疹, 這說明你的體質和機體免疫狀態在發生變化。 打個簡短的比方, 有時作事那麼順心, 有時是那麼不在狀態。
就是說內在因素的變化, 在外界因素如食物及食物添加劑的作用下就可能出現過敏。 食物及食物添加劑仍然是蕁麻疹主要的過敏原, 主要是動物蛋白性食物如魚、蝦、蟹、肉類、蛋(或已變質)等;有些植物類食物如茄子、竹筍、菠菜及李子等蔬菜或水果也可能引起過敏。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某些調味品、防腐劑、天然或合成物質包括酵母、檸檬酸和安息香酸衍化物也能引起本病,
對於有些過敏體質的人來說, 象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塵、甲醛、蓖麻粉、化妝品、除蟲菊、氣體等吸入均可發生蕁麻疹, 吸入物主要引起接觸性蕁麻疹, 這些患者常伴有呼吸道症狀或鼻炎等。
事實上, 許多藥物在不知不覺中引起本病, 尤其是青黴素, 磺胺, 阿斯匹林等。 通常是先產生對藥物IgE抗體, 或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而引起的過敏反應。 有些藥物進入體內後本身就是組胺釋放劑, 如嗎啡、可待因、度冷丁、筒箭毒堿、多粘菌素、維生素B1等能直接引起蕁麻疹,
當然, 許多感染因素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 特別是細菌感染, 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膿皰病、癤、膽囊炎、闌尾炎、副鼻竇炎、口腔、齒、齒齦疾病、胃炎、腸炎(過敏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膽囊炎等, 其中幽門螺桿菌可能也不要忽視。 某些病毒如病毒性肝炎, 柯薩奇病毒感染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也引起蕁麻疹。 體內寄生蟲特別是小孩有蛔蟲、鉤蟲、蟯蟲、溶組織阿米巴、旋毛蟲, 藍氏賈第鞭毛蟲等腸道寄生蟲, 以及血吸蟲、絲蟲、包囊蟲等也是發病的原因。
體內的因素可能是最主要的, 如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及內分泌改變 如精神緊張、感情衝動, 月經、絕經、妊娠等也容易患本病或不容易消退。 有內科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癌腫、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脂血症以及腎炎、肝病、潰瘍病、糖尿病等, 發生蕁麻疹常不容易消退, 用抗過敏藥物效果不好,
有些人是物理因素 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的激發也會引起蕁麻疹, 而遺傳因素在一些人中也占了一席之地。 與遺傳有關的蕁麻疹有遺傳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症、家族性冷蕁麻疹、遲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以上是引起蕁麻疹原因的相關介紹, 發生蕁麻疹後, 一定要積極去查找原因, 不要盲目治療, 特別是一方面在吃藥, 另一方面又不注意飲食的影響。 對於很多慢性蕁麻疹又找不除原因的患者來說, 需要耐心, 長時間的用藥和緩慢減量仍然是首選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