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流行撓屁屁?什么情況

近期有不少家長跑到首都兒科研究所咨詢, 說孩子半夜總醒來撓屁屁, 覺得會不會是蟯蟲感染呢?問是不是拿著孩子的糞便查蟲卵就能診斷呢?怎么治呢?

蟯蟲又稱“線頭蟲”“屁股蟲”, 學名是蠕形住腸線蟲, 是最常見線蟲感染之一。 蟯蟲成蟲長大約1至2厘米, 如同白色細線頭, “線頭蟲”的別名由此得來, 因為蟯蟲常出現在肛周皮膚皺褶處, 可導致肛周瘙癢, 小朋友經常因此撓屁股, “屁股蟲”的別名由此而來。

極簡蟯蟲生活史

人類是蟯蟲唯一的天然宿主。 蟯蟲成蟲主要生活在人體消化道, 盲腸、闌尾及結腸是它們最喜歡的地方。

受孕的成年雌蟲在夜間通過松弛的肛門移行至肛周褶皺處產卵, 產卵后的雌性成蟲基本上“就地陣亡”。 蟲體及蟲卵對肛周黏膜產生刺激, 人會感到肛周瘙癢, 此時, 如果用手抓撓肛周, 就會將蟲卵“轉移”到其他各處, 比如食物、水、衣物、被褥等, 感染其他人, 也可以再次感染自己, 蟲卵進入消化道后在小腸孵化成幼蟲, 新的循環再次開始。 從蟲卵到成蟲大約一個月左右。

蟯蟲蟲卵的感染性

蟯蟲蟲卵一般在4至6小時發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蟲卵, 在溫暖干燥的環境下, 1至2天后失去感染性, 而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下, 感染性可達2周以上。 也就是說, 感染期卵在受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甚至地毯等物體表面能較長時間保持感染性,

這也是家庭及托幼機構發生蟯蟲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重要因素。

蟯蟲感染的診斷方法

蟯蟲感染最常見于5至10歲的學齡兒童, 2歲以下的嬰幼兒相對少見, 最常見的癥狀為肛周瘙癢, 主要發生于夜間, 少數孩子還可能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

“透明膠帶法”是比較簡單的診斷蟯蟲感染的方法, 用清潔的透明膠帶粘在肛周皺褶處的皮膚上, 從而使蟲卵粘在透明膠帶上, 置于載玻片上, 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蟲卵, 在夜間或清晨檢驗陽性率最高, 通常建議連續三天進行檢測。

注意, 蟯蟲與蟯蟲蟲卵很少經糞便排出, 因此, 糞便檢測蟲卵并不能幫助診斷蟯蟲感染。

蟯蟲感染怎么辦?

蟯蟲的壽命很短, 如果能預防重復感染,

蟯蟲感染可以自愈。 所以, 首要的治療也是預防措施是做好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

1.避免抓撓肛周;

2.剪短指甲, 勤洗手, 尤其是在準備食物或進食之前;

3.經常洗澡, 如果懷疑蟯蟲感染, 盡量晨起后洗澡, 能更好地清除肛周的蟲卵;

4.懷疑孩子蟯蟲感染時, 孩子的衣物、床單、被褥需要徹底清洗消毒, 做到每日更換下來的貼身衣物、毛巾等煮沸消毒并在太陽下暴曬, 連續堅持數日, 能夠達到徹底清潔的目的;

5.因蟯蟲感染容易在家庭成員中相互傳染, 所以懷疑孩子蟯蟲感染時, 全家人均應同時進行衣物、床單、被褥的清潔消毒工作。

用什么藥物治療呢?

外用蟯蟲藥膏。 產卵是蟯蟲傳播的關鍵環節, 肛周涂抹外用蟯蟲藥膏可阻止成蟲產卵,

也就切斷了蟯蟲生活的重要環節, 切斷了傳播途徑, 堅持用藥并做好個人衛生后就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和目的。

現在, 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及衛生條件都已經明顯提高了, 但是蟯蟲感染并不少見, 且再次感染仍比較常見。 綜上所述, 做好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經常更換衣物及床單被褥、勤洗澡、避免啃咬指甲都是有效預防及治療蟯蟲感染的重要措施。 (黃輝 首都兒科研究所感染科)

[責編: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