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叢神經
人體腰部周圍的神經分佈是十分複雜的, 如果一不小心就就對腰部神經造成損害的話, 就會影響到一個人正常的腰部使用能力。 而腰骶叢神經就是腰部上一個比較大的神經群, 而且腰骶叢神經主要分為上下兩段, 每一段的神經作用都是不一樣的, 腰骶叢神經萎縮甚至會影響到腦部。 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下腰骶叢神經的作用。
腰骶神經叢的上段為腰叢, 位於腰大肌深部, 腰椎橫突的前面, 由第1、2、3腰神經的前支和第4腰神經前支的大部組成。 腰骶神經叢的下段為骶叢, 由第4腰神經前支的小部、第5腰神經的前支和第1、2、3骶神經的前支組成。 因位置較深, 損傷較少見。 與臂叢神經根易受到牽拉移位損傷不同, 因其受到骨盆骨性結構的保護, 對一般外傷作用力的抵抗力較強。
骶叢神經損傷是一種腦萎縮疾病的併發症, 這種疾病的危害是比較大的,
神經是由聚集成束的神經纖維所構成, 神經遍佈人體全身各處, 從而組成一個大的神經網路系統體系以支配人體基本活動。
骶叢由腰4—5、骶1—3神經根的前支組成, 位於盆腔內骶髂關節之前, 發出坐骨、臀上、臀下、股後皮、陰神經等。 骶叢神經損傷主要表現為該叢發出的各神經支損害的表現, 如閉孔神經損害、股神經損害、坐骨神經損害等。 但此外尚有會陰部感覺障礙、大小便功能障礙及汗泌功能喪失等症狀,
神經損傷的重要表現是受損神經分佈區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神經受損程度不一, 從暫時性的麻痹到運動和感覺完全喪失, 這常和骨折脫位的嚴重程度有關。 骶叢由腰骶幹(L4、5)以及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 所以損傷特點是暴力損傷後有下肢肌力減退、反射消失、感覺障礙、膀胱功能障礙等, 病情發展至晚期會遺有勃起功能障礙, 給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阻礙。
由於骶叢損傷多系骨盆後環骨折移位或合併關節脫位所造成的牽拉性損傷, 病理性改變從多見的神經失用、軸突斷裂, 到少見但嚴重的神經斷裂、神經根撕脫, 故骶叢神經損傷的治療要針對致傷病因和神經損傷後的病理過程──傳導阻滯、變性與再生, 創造一個適合神經成功再生的最佳條件, 最大限度地恢復損傷神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