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麥芽的功效
大麥芽可能很多人都不是那麼清楚是可以用來作為中藥材使用的, 這樣的話就會忽略掉大麥芽的功效, 其實大麥芽是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種日常都會發生的疾病, 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有止瀉的效果, 如果是自己經常出現腹瀉, 腸道不是那麼好的話就可以採用這種藥物來治療的, 避免自己病情加重。
1、《藥性論》:消化宿食, 破冷氣, 去心腹脹滿。
2、《日華子本草》:溫中, 下氣, 開胃, 止霍亂, 除煩, 消痰, 破癥結, 能催生落胎。
3、《醫學啟源》:補脾胃虛, 寬腸胃, 搗細炒黃色, 取面用之。
4、《滇南本草》:寬中, 下氣, 止嘔吐, 消宿食, 止吞酸吐酸, 止瀉, 消胃寬膈, 並治婦人奶乳不收, 乳汁不止。
5、《本草綱目》:麥糵、穀芽、粟糵, 皆能消導米麵諸果食積。 觀造餳者用之, 可以類推。 但有積者能消化, 無積而久服, 則消人元氣也, 不可不知。 若久服者, 須同白術諸藥兼用, 則無害。
1、快膈進食:麥芽四兩, 神曲二兩, 白術、橘皮各一兩。 為末, 蒸餅丸梧子大。 每人參湯下三、五十丸。 (《本草綱目》)
2、治產後發熱, 乳汁不通及膨, 無子當消者:麥蘖二兩, 炒, 研細末。 清湯調下, 作四服。 (《丹溪心法》)
煎服, 10~15g, 回乳炒用60g。 生麥芽健脾和胃, 疏肝行氣。 用於脾虛食少, 乳汁鬱積。 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 用於食積不消, 婦女斷乳。 焦麥芽消食化滯。 用於食積不消, 脘腹脹痛。
本品呈梭形, 長8~12mm, 直徑3~4mm。 表面淡黃色, 背面為外稃包圍, 具5脈;腹面為內稃包圍。 除去內外稃後, 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鬚根, 幼芽長披針狀條形, 長約5mm。 鬚根數條, 纖細而彎曲。 質硬, 斷面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