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女性盆腔骨骼圖

盆骨(pelvis)是軀體和下肢中間的骨性聯接, 是適用軀體和維護骨盆內臟器官的關鍵構造。 女性骨盆(female pelvis)也是胎寶寶娩出時必經之路的骨性產門, 其尺寸、形狀與孕婦分娩息息相關。 盆骨形狀及構成骨間各徑線出現異常可造成異常分娩。 一般 女性骨盆較男士盆骨寬而淺, 有益于胎寶寶娩出。

一)盆骨的骨骼

盆骨由骶骨(os sacrum)、尾椎骨(os coccyx)和上下二塊髖骨(os coxae)以及肌腱聯接而成。 每片髖骨也是由髂骨(os ilium)、坐骨神經(os ischium)及趾骨(os pubis)構成的不規律骨骼。 骶骨形近三角, 前邊凹痕稱骶窩, 三角形底的中間外緣突顯, 產生骶岬(promotory)(等于髂總主動脈分岔水準)。 骶岬是婦科腹腔鏡的關鍵標示之一及產科盆骨內精確測量頂角徑的關鍵聚集點。

(二)盆骨的骨節

1.坐骨結節:兩趾骨間的化學纖維軟骨連接。

2.骶髂關節(sacro-iliac jiont):坐落于骶骨與髂骨間, 有厚道的骶髂骨肌腱聯接。

3.骶尾骨節(sacro-coccygeal jiont):活躍性很大, 孕婦分娩時可后退51080x, 使盆骨出入口前后左右徑擴大。

(三)盆骨的肌腱

盆骨有倆對關鍵的肌腱, 包含骶骨、尾椎骨與坐骨結節間的骶結節韌帶和骶骨、尾椎骨與坐骨棘中間的骶棘肌腱。 骶棘肌腱總寬即坐骨神經切跡總寬, 是分辨中盆骨后矢狀徑是不是狹小的關鍵指標值。

懷孕期受生長激素影響, 肌腱較松馳, 各骨節的活動力也是有提升, 有益于胎寶寶娩出。

女性骨盆的特性

女性骨盆是胎寶寶娩出的安全通道, 因此男人女人盆骨擁有 明顯的差別。 女性骨盆具體表現為:盆骨全形短而寬敞, 上口為環形, 較寬敞,

下孔的各徑(矢狀徑和厚徑)均較男士者大, 加上尾椎骨的活躍性很大, 坐骨結節也較寬, 坐骨結節外翻, 進而使盆骨各徑在孕婦分娩時會有一定水平的增加。

1.盆骨四壁坐骨結節短而寬, 恥骨弓視角很大, 骶岬突顯較小, 坐骨棘平展, 骨骨盆呈圓柱形, 淺而寬。

2.盆骨通道幾近環形或橢圓型。

3.盆骨出入口寬敞、坐骨結節間隔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