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趾間潰爛用什麼藥

腳趾頭間隙出現潰瘍潰爛的表現, 這種屬於汗皰疹, 也不排除可能和腳氣有關係, 因為在得了腳氣以後不僅僅會出汗, 還經常會有膿性的液體分泌, 留在腳趾的縫隙當中, 不及時的擦乾會導致裡面出現炎症, 引起潰瘍紅腫, 甚至會有一些小的水泡不斷的出現, 危害性非常大。

用藥治療

1.局部治療 根據臨床不同病型表現, 分別對症治療:

(1)對汗皰型或有輕度浸漬糜爛, 有少量分泌物者, 可於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醋酸鉛溶液浸泡或濕敷, 每次20~30min(水皰可在無菌處理下刺破), 浸泡後用消毒布巾拭幹。 然後選用以下藥劑外塗, 如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 (複方苯甲酸酊)、Castellan塗劑、5%魚石脂、3%水楊酸、10%硫磺泥膏, 或市售成藥, 如2%克黴唑霜、特比萘芬霜、聯苯苄唑霜等(任選一種), 慎用刺激性強藥劑。

(2)對滲液較多的糜爛型可選用上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用達裡波液浸泡或濕敷,

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諾), 滲出停止, 糜爛面減輕後可參用上述汗皰型泥膏, 半量懷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劑。

(3)對趾間型可參照汗皰型治療。

(4)對鱗屑角化型由於患病病程長, 治療需要耐心。 開始採用抗真菌作用和剝脫作用較強的酊劑(需滲透力強些)如複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複方苯甲酸酊),

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雙足, 每次20~30min。 待角化過度明顯減輕後, 改用作用相對較弱的軟膏外搽, 如半量的複方苯甲酸軟膏或10%~20%的尿素軟膏等, 以鞏固療效和恢復正常的皮膚屏障功能。

2.系統治療 對於局部治療療效不佳或皮損範圍較廣泛者, 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療, 一般1~2周即可。

3.中醫治療

(1)對汗皰型或急性期有水皰糜爛及分泌物時, 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黃或黃精或馬齒莧煎水, 5%明礬水作濕敷, 或用馬齒莧60g, 黃柏20g, 苦參20g煎水浸泡, 每天2~3次, 每次1~2h。 夜間外用10% 堿式沒食子酸鉍(代馬妥, 次沒食子酸鉍)氧化鋅油調勻外塗。 待炎症消退, 腐爛完全平復後, 每天選塗土槿皮酊或中藥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