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髖關節發育遲緩

嬰兒髖關節發育遲緩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 而由于髖關節位于屁股以及大腿的部位, 所以這一部位如果沒有發育好的話, 那么對于孩子日后的行走都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所以這種問題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當然, 在治療之前, 要先了解病因。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嬰兒髖關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1、家族性

在髖關節發育不良中基因有一定的相關性, 但不是直接原因。 有家族史的病例,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生率會增加11倍。 也就是說, 如果家庭中一個孩子患DDH, 另一個孩子的發病率約為6%(十七分之一), 如果父母中一人患有DDH, 那么其子女的發病率約為12%(八分之一), 如果父母中一人患有DDH, 已經擁有了一個DDH的孩子, 其第二個孩子患DDH的幾率約為36%(三分之一)。

2、宮內機械壓迫

胎兒在子宮內的體位因素會造成關節壓力的增大和韌帶的牽伸。 通常認為胎兒在正常的妊娠體位下,

左側髖關節的所受機械壓力也較對側大, 這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左側更容易受累的原因。 胎兒在臀位時, 由于機械壓力的作用, 髖關節的不穩定要比正常妊娠體位發病率高。 其他如第一胎, 多胎, 羊水少等因素都會引起宮內機械壓迫。

3、伴發畸形

新生兒患有固定的足部畸形或斜頸的病例, 其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有一定的增高, 這主要也是提示胎兒在子宮內的空間不足。

4、激素因素

在胎兒出生期間, 母親會產生雌激素使母親的韌帶松弛而使胎兒容易通過產道, 有些嬰兒會比其他孩子對雌激素更加敏感, 造成孩子韌帶過度松弛, 因此女孩的韌帶相比男孩更加松弛, 她們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病率是男孩的4-5倍。

5、嬰兒關節特性

嬰兒的髖關節比成人髖關節更加柔軟, 容易脫位。 嬰兒的髖臼窩由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軟骨組成, 嬰兒的韌帶松弛;而成人是由堅硬的骨骼組成, 軟骨成分少, 在同樣的受力情況下, 嬰兒的髖關節比成人更加容易半脫位或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