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初生嬰兒拉稀屎正常嗎

在迎接新生寶寶的過程中, 家長們在高興之余, 也要格外注重寶寶的身體健康。 尤其是考慮到寶寶腸胃系統的脆弱性, 因此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 家長們一定要結合寶寶的腸胃系統選擇合適寶寶的食物。 不少家長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都發現新生寶寶出現了拉稀現象, 這是不是一種所有寶寶都存在的正常現象呢?

新生嬰兒拉稀怎么辦?

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實很容易出現大便次數多、大便稀的情況, 原因在于母乳中含有乳糖, 新生兒吃后要經過雙糖酶的作用變成單糖才能被吸收, 但新生兒體內雙糖酶含量相對不足, 乳糖不能被很好地消化, 便會刺激腸道, 出現大便稀的情況。

還有, 母乳中有促使腸道蠕動的胃動素, 吃母乳的孩子胃腸蠕動增加, 對排便有促進作用, 因此也出現了大便次數多的情況,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孩子每天排便5~6次都屬正常,

父母不必過于擔心。

如果新生兒每天排便7~8次以上, 糞便顏色呈綠色、墨綠色、血樣便, 糞便中黏液太多、味道特別腥臭, 孩子排便時哭鬧不已, 這時父母就應考慮孩子是否患了腸炎。

嬰兒正常的大便情況

喝母乳所解的便便。 喝母乳的寶寶的大便,

通常都是金黃色, 質地是稀糊或軟軟, 像奶酥的顏色及形狀, 味道微帶酸味或乳酸味, 有時大便中會混雜一些白色的顆粒, 這是正常的。

在出生的頭幾個星期, 大便次數可由每餐后一次到每日數次或多日一次不等。 有些寶寶每餐必解便并不是拉肚子, 而是寶寶胃部裝滿奶水, 即引起腸道蠕動而有便意, 稱為腸胃反射性排便, 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而另一方面, 母乳容易被消化吸收, 沒有殘渣存留, 因此較少形成大便。 只要寶寶排便順暢, 沒有困難現象, 體重正常增加, 大便次數的多少并不重要。 一般需等到兩三個月后, 大便次數才會逐漸定型。

以上是小編對“新生嬰兒拉屎稀正常嗎”的相關介紹, 相信家長們看過小編的介紹后都了解了, 新生兒大便異常則表明消化不好或者是受涼引起的, 寶媽需要注意從喂養方式上面來調理, 直至新生兒大便正常, 才能放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