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最苦惱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的吃飯問題,
有的家長經常會變著花樣的給孩子做飯,
可是孩子經常會吃一兩口,
甚至強行喂才能吃一口,
孩子不吃飯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也可能是腸胃方面的問題,
導致孩子變得不愛吃飯。
孩子飲食的不良習慣形成有很多原因,
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沒有科學地去餵養孩子。
如有些孩子1歲多就能自己拿匙熟練地吃飯了,
而有些孩子快上幼稚園了,
還都不會自己吃飯!而這個責任不在孩子而在於我們當父母的。
所以,
我們要抓住培養孩子飲食好習慣的時機。
養成寶寶獨立進餐好習慣,
我們要有耐心
1,
循序漸進,
把握黃金期孩子多大的時候能夠自己吃飯,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人。
只有自己放開了手,
孩子才有機會去學習。
我們當父母的在適當的時機下,
循序漸進地訓練寶寶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
自己用勺、筷、碗進餐,
熟悉每一件餐具的用途,
逐步養成獨立進餐的習慣。
同時,
對寶寶來說,
感到“我能自己吃”是很重要的。
你需要鼓勵他,
這是他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2 因勢利導,
尊重寶寶的意願當然,
也不要太把這件事情當作一回事,
好像過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就學不會自己吃飯了。
這時要有耐心,
不必因為孩子的進步不快而著急,
萬不可強迫孩子,
否則就會產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問題。
父母要善於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
讓孩子在自己的意願下,
逐步學習獨立進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
發育有早有晚,
媽媽應當根據自己孩子的發育情況選擇個性化的餵養時機,
不要強加到自己寶貝身上,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