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腫感染化膿
皮脂腺囊腫被稱之為粉瘤, 是指皮脂腺導管在堵塞後長時間積壓, 所以才會變成囊腫, 這個猶如大小雞蛋狀比較軟, 沒有什麼太多的硬塊, 可以在皮膚之間推來晃去, 但是千萬不要弄破, 要通過專業的消毒和清理後才可以弄破, 否則的話清理不出來, 可能還會導致二次發病。
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 是指因皮脂腺導管阻塞後, 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 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 很多人都曾有過長粉瘤的經歷, 尤其是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腫好發於頭皮和顏面部, 其次是軀幹部。 由於其深淺不一, 內容物多少不同, 因而其體積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 小的如米粒大小, 大的如雞蛋大小。 往往被診斷為脂肪瘤, 纖維瘤等。 皮脂腺囊腫生長十分緩慢。
皮脂腺囊腫多為單發, 偶見多發, 形狀為圓形, 硬度中等或有彈性,
這個開口即通向皮膚表面皮脂腺的開口所在, 開口凹陷系導管長度不足所致。 皮脂腺囊腫往往併發感染, 造成囊腫破裂而暫時消退, 但會形成瘢痕, 並且易於復發。 皮脂腺囊腫癌變的機會極為罕見。
超聲表現見皮下一囊性包塊, 內部回聲均質, 較大的內部回聲見細小光點, 擠壓光點會動, 內部無血流信號, 曾經見過二十歲少夥子大腿後壁上長一對皮脂腺囊腫, 大小似睾丸, 回聲似睾丸, 手術後證實是曲型的皮脂腺囊腫。
表皮樣囊腫與皮樣囊腫都是發生於皮膚外胚層的先天性腫瘤, 它們的區別在於表皮樣囊腫僅含皮膚組織, 即鱗狀上皮細胞及類脂質(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等);而皮樣囊腫還包含皮膚附件組織, 如皮脂腺、毛囊、毛髮等結構。
表皮樣囊腫(epidermoidcyst)來自外胚層,
皮樣囊腫(dermoidcyst)由外胚層起源, 屬先天性良性腫物。 可發生在身體許多部位如皮下, 軟組織內, 骶尾部、卵巢、縱隔以及椎管內等。 面部尤以眼周, 眉外鼻根處。 枕部亦多見。 皮樣囊腫的壁由結締組織構成,
腫物多單發, 發生在皮下軟組織深層, 圓形, 與基底部筋膜粘連而不能活動。 長期壓迫骨面時可使骨凹陷。 出生時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