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暈倒是什么癥狀
在生活中身體突然出現暈倒的情況, 其實也是會有的, 但是許多朋友對其中的原因是不了解的。 引起身體突然暈倒的原因是有多種的, 比如心源性暈厥、血管迷走性暈厥、直立位低血壓性暈厥、腦性暈厥等等, 建議患者就醫進行病因的檢查之后再作治療的工作。
一、突然暈倒原因有哪些
1、心源性暈厥
是指由于心臟疾患所引起的心排血量突然減少或暫停而致的暈厥, 多由于心律失常和器質性心臟病引起。 常見的心律失常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心動過緩或停搏引起, 心動過速性心律失常, 如室顫室速等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引起暈厥。 器質性心臟病, 比如急性心梗、心臟黏液瘤、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紫紺型心臟病等均可引起暈厥。 心源性暈厥常見于老年人, 持續時間較長, 病情兇險, 有心臟疾患的老年人應和心血管專科醫師溝通治療,
2、血管迷走性暈厥
這種最為常見, 多發于年輕人, 往往發作時有固定的誘因, 如排尿、咳嗽、疼痛、情緒緊張、恐懼、天氣悶熱、劇烈運動、空腹等。 暈厥有時發作前無任何癥狀, 會很快恢復, 無后遺癥, 有時會出現血壓和/或心率減慢, 這種暈厥通常在醫生的指導下, 大部分人通過特殊鍛煉可以治愈, 少數需要用藥物或心臟起搏器治療。
3、直立位低血壓性暈厥
多見于老年人或長期臥床者。 表現為體位的突然改變后, 出現眼前發黑暈厥等。 預防措施為, 站立時要緩慢或扶物而起, 不宜久蹲。
4、腦性暈厥
是由于腦部血管或主要供應腦部血液的血管發生循環障礙,
總之, 暈厥原因很多, 血管迷走性最常見, 心源性暈厥最兇險。 發作時應將暈厥者放置于仰臥位或下肢抬高位, 可增加腦血流量。 松解領口, 頭轉向一側。 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做心電圖、心臟超聲、頭顱CT、血糖、傾斜試驗等檢查, 確定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預防再發。
二、突然昏迷急救方法
昏迷是覺醒狀態與意識內容以及軀體運動均完全喪失的一種極嚴重的意識障礙, 對強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覺醒。 發生昏迷的原因很多, 常見的有腦血管意外(如腦出血、腦血栓等)、急性傳染病(如中毒性菌痢、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等)、內分泌及代謝障礙性疾病(如尿毒癥、糖尿病、低血糖等)、顱內腫瘤、顱腦外傷、心血管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中毒(如安眠藥、農藥煤氣等中毒)、中暑、電擊、癲癇等。
遇到有人昏迷, 可按如下方法搶救:
(1)首先要防止患者因昏迷而發生氣道阻塞死亡。 可以將患者的下頜抬起, 防止舌根后墜;若患者咽喉部有痰鳴音, 應立即用小橡皮管吸出來;患者有嘔吐時, 應將患者的頭側向一邊, 使嘔吐物、分泌物容易流出, 也可用手帕、紗布纏裹手指, 伸入患者口中清除嘔吐物;若患者有假牙, 應先取出。
(2)可以針刺合谷、太沖、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 也可用手指掐壓這些穴位, 防止昏迷加深。
(3)注意保暖, 保持患者皮膚干燥。
三、昏迷的臨床癥狀
臨床上完全的意識喪失大致有三種情況, 即昏迷、暈厥和心臟停搏。 暈厥是短暫的意識喪失, 患者多在數分鐘內清醒。 而心臟停搏是最嚴重的情況,
1.輕度昏迷
患者的意識及隨意運動喪失, 可偶有不自主的自發動作。 被動體位, 對外界事物、聲、光刺激無反應, 可偶有不自主的自發動作及眼球轉動。 對強烈刺激如掐大腿內側或壓迫眶上孔可出現痛苦表情, 用針劃足底可有防御反射性屈曲或躲避運動, 不能回答問題和執行簡單的命令。 各種反射及生命體征無明顯改變。 輕度昏迷時患者的各種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等)都存在, 同時呼吸、脈搏、血壓大多正常。部分患者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
患者對各種刺激均無反應,眼球無轉動,各種反射減弱(這是與輕度昏迷的區別),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呼吸、脈搏、血壓可有改變,并可出現病理反射。
3.重度昏迷
患者肌肉松弛,無任何自主動作,可有去大腦強直現象,對外界一切刺激均無反應。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種淺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體征不穩定,大小便失禁。
4.過度昏迷
患者在深昏迷的基礎上出現體溫低而不穩,腦干反射功能喪失,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功能喪失,需要以人工呼吸器維持,血壓亦需用升壓藥維持,腦電圖呈電靜息,腦干誘發電位消失。過度昏迷是“腦死亡”的臨床表現。
同時呼吸、脈搏、血壓大多正常。部分患者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2.中度昏迷
患者對各種刺激均無反應,眼球無轉動,各種反射減弱(這是與輕度昏迷的區別),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呼吸、脈搏、血壓可有改變,并可出現病理反射。
3.重度昏迷
患者肌肉松弛,無任何自主動作,可有去大腦強直現象,對外界一切刺激均無反應。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種淺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體征不穩定,大小便失禁。
4.過度昏迷
患者在深昏迷的基礎上出現體溫低而不穩,腦干反射功能喪失,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功能喪失,需要以人工呼吸器維持,血壓亦需用升壓藥維持,腦電圖呈電靜息,腦干誘發電位消失。過度昏迷是“腦死亡”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