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鈴練胸肌的方法是什么?
年輕男孩子們, 都希望自己有比較發達的胸肌, 這首先有利于外在形象, 有胸肌的人的身材條件普遍都比較好, 另外在鍛煉升級的過程中, 也會給健康帶來很多好處, 目前練胸肌的方法非常多, 比如經常做俯臥撐就能夠練胸肌, 為了效果更好, 推薦大家使用啞鈴鍛煉胸肌, 具體的鍛煉方法如下。
亞鈴練胸肌的方法:
一.上胸發達度不夠, 與中下胸存在明顯落差.
1.斜板杠, 啞鈴臥推.為什么有人練習了很長時間效果不明顯呢?說明動作需要改進.第一.要注重動作要領.改掉做橋式推舉的習慣.否則成了近似平板臥推.練習的部位游離到了中.下胸部.第二.如果全程動作效果不好, 可考慮半程動作, 同時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 適當加大重量.請同伴保護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鈴做效果不好, 可以啞鈴為主.
路線略呈"C"形
有個小技巧:下降啞鈴時不走直線,
站立杠啞鈴推舉2.站立杠啞鈴推舉, 不系腰帶, 以每組6-8次的負荷做推舉。 由于身體自然后傾。 故對上胸有很強的刺激效果。 能很快“淹沒“顯露的鎖骨。
3.平臥推舉.由于身體結構和柔韌性方面的差異。 如果做斜板臥推收效果甚微的話, 則不妨用平臥推來發達上胸。 動作要點是:下放杠鈴時將鈴杠置于頸部, 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 再就是在臥板下墊一木塊, 使之呈5-10度的小傾角。 以利于挺起胸部。
4.前傾式俯臥撐。 墊高雙腳, 使身體前傾10度左右, 最多不超過15度, 否則受力的重點會轉至肩部。
二.胸肌中縫不明顯的改進
職業高手們的胸肌中縫宛如一線, 即窄又深, 為使胸縫深陷, 必須讓近胸溝處肌肉立起, 關鍵在于充分擠壓胸肌, 使兩側胸肌在每次動作中充分地接近, 隆起。
1.直臂器械夾胸。
胸肌鍛煉方法-十字交叉
2.拉力器十字交叉, 立于拉力器架下, 雙手握柄做夾胸動作, 充分交叉雙臂, 而不是相觸即分。 可以一組左臂在上, 一組右臂在上, 或雙臂交替上下, 每組做8-12為準。
3.窄握臥推。 能采用較大負荷進行練習, 但幅度受限, 有利有弊, 需與其他方法結合進行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啞鈴飛鳥雖對練胸縫也有一定作用, 但雙臂一旦過了身體平衡, 對胸肌拉伸的張力就會變小, 所以胸縫的訓練應以有滑輪的器械為主。
三.增加胸肌厚度的辦法
增加胸肌厚度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總是按已經習慣的負重進行訓練, 一旦一組動作的次數超過10-12次, 就應該考慮增加負荷, 人體的調節機制很特別, 如果一個負荷會使其難受, 那它就會調節神經系統儲存更多的能量,
二是盡可能增大動作幅度, 動作幅度對增加任何一塊肌肉的厚度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動作幅度越大, 肌纖維拉伸與收縮的程度就越大, 受的刺激也越強。 效果自然比幅度受限的動作要好的多。
三是多做一些大負重的上身動作。 如硬拉, 立姿推舉等。 這些動作在全面提高上體圍度的同時, 對增厚胸部肌肉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兩個增厚胸肌的主打動作:
1.杠鈴平板臥推:除常規的8-12次練習外, 應定期安排大重量訓練日, 用大重量甚至超負荷來打破身體的適應性, 動作一般做4-6次, 極限重量做1-3次。 總組數為8-10組。 極限組做2-3組, 組間休息為1分半到2分鐘。 然后再安排一兩個其他動作。
杠鈴平板臥推
如斜板臥推或飛鳥,做12-15次,最后做1-2組高次數(15-20次),這樣能兼顧深層肌纖維,使肌肉高度充血,與大重量訓練構成相輔相成的良好效果。
2.啞鈴平板臥推:除了正常的起落位置外,還可刻意將啞鈴放到近腰處,以增大胸廓,刺激下胸。開始用較輕的重量體會,適應,習慣后相應增大重量,下限為竭盡全力做八次左右。
然后再安排一兩個其他動作。杠鈴平板臥推
如斜板臥推或飛鳥,做12-15次,最后做1-2組高次數(15-20次),這樣能兼顧深層肌纖維,使肌肉高度充血,與大重量訓練構成相輔相成的良好效果。
2.啞鈴平板臥推:除了正常的起落位置外,還可刻意將啞鈴放到近腰處,以增大胸廓,刺激下胸。開始用較輕的重量體會,適應,習慣后相應增大重量,下限為竭盡全力做八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