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睡覺身上涼的出汗

對於一些小寶寶來說,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 但是有些疾病, 也會導致寶寶大量的出汗, 例如高燒等。 當寶寶睡覺的時候, 身上涼的出汗, 是正常的嗎?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 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判斷寶寶出汗是不是因為疾病, 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技巧。

1.生理性出汗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 一般都是入睡後半小時內就開始出汗, 入睡後一小時左右就不會在出汗了。 這種現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無需服特別藥物, 只要注意日常護理, 多喝水、勤換衣服就可以了。

2.病理性出汗

寶寶盜汗:多在寶寶睡眠狀態下出現的, 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寶寶盜汗以下情況較為常見:

①缺鈣引起。

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 頭部明顯出汗。 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 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

與枕頭摩擦, 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 形成典型的“枕禿”。

應對辦法: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 因缺鈣引起的盜汗現象也就會逐漸停止。

②結核菌引起

假如寶寶不僅前半夜出汗, 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 多數是病症表現, 最常見的是結核病。 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

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

應對辦法:如懷疑寶寶感染了結核, 應做肺部x光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 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③脾虛易感引起

脾虛易感的的小兒通常表現為生長發育較正常兒童差。 並會出現自汗盜汗,

夜啼, 厭食, 頭髮稀疏缺少光澤, 面色蒼白, 或萎黃, 大便不凋(或乾燥或不成形), 倦怠乏力, 手足不溫, 或手心熱, 經常感冒, 咳嗽等症狀。 舌質淡, 苔薄或有剝脫苔, 脈細無力。 化驗檢查可有貧血, 免疫球蛋白低下, 微量元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