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么辦 這些降溫小妙招很實用
發燒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 這時家長特別的著急, 不知道該怎么才好。 下面介紹幾種寶寶發燒降溫小妙招, 希望能有所幫助。

妙招一、捂鹵門法
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來說, 鹵門尚未完全閉合。 若此時的寶寶有發燒的情況, 可趁寶寶睡著后, 用手心捂住其鹵門, 直到頭出汗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 不可以用熱毛巾, 否則不容易掌控溫度, 而且鹵門部位較脆弱。
妙招二、多喝溫開水
寶寶發燒時, 較易出現脫水的情況。 因此家長要多給換兒喝水, 在補充體液的同時, 也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此方法適合于所有發熱的寶寶。 據相關研究表明, 多喝水, 就可以讓寶寶多排泄, 中醫稱之為清下焦之熱或通便。
妙招三、溫水擦身
用溫水擦拭全身也是一種常用且效果較好的降溫方法, 建議將水溫控制3在2℃~34℃左右。 重點擦拭皮膚皺褶部位, 比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

妙招四、降低環境溫度
通常而言, 寶寶身體退熱需要與周圍進行不停地熱交換, 因此在此時家長要注意降低環境溫度,
妙招五、退熱貼降溫
對于高熱的患者來說, 可以在頭部帖退熱貼, 可有效緩解發燒帶來的不適。 但退熱效果有限, 只是一種輔助措施。
妙招六、推拿退熱
推拿退熱需要辯證實施, 不同類型感冒引起的發燒, 其推拿手法各不相同。
一、風寒發燒推拿方:清肺平肝, 清天河水, 揉一窩風。
1、清肺平肝:肝經穴位于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的部位位。 清肝經即家長可以用自己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一起從食指指根推向指尖;肺經穴位置無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部位。
2、揉一窩風:一窩風位于手背腕橫紋中央的凹陷部位。 揉此穴位可以祛風解表散寒, 也能有效緩解鼻塞。 時間為5-10分鐘。
3、清天河水:天河水, 從患兒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可以起到解表去熱, 化痰止咳等作用。 時間為5-15分鐘。

二、風熱發燒推拿方:清肺平肝, 退六腑, 提捏大椎。
1、 退六腑:退六腑, 即從患兒肘橫紋推向腕橫紋, 手法要輕而快, 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 時間為5-15分鐘 。
2、 提捏大椎:大椎位于人體后正中在線, 第七頸椎椎棘下凹陷部位, 發汗退燒要用提捏法。 時間為1-2分鐘(20-30次)。
綜上所述, 小兒低燒時, 家長可以在家用以上介紹的方法進行退熱, 但是一定要注意, 若持續發燒38.5℃以上, 即為高燒, 危害性較大, 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脫水, 甚至是誘發驚厥急性發作, 家長應該警惕, 一定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