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強脾弱的代表方劑

胃強脾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身體狀況, 而當身體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容易導致一些身體疾病的發生, 同時也會容易導致出現便秘, 或者是牙疼, 身體上火等, 也會容易對脾臟造成很大的傷害, 需要及時進行調理, 而胃強脾弱的代表方劑可以服用黨參, 或者是白術等調理。

胃強脾弱的代表方劑是什么?

胃強脾弱中醫別名消渴便秘, 小兒疳癥, 西醫常稱成為習慣性便秘, 腸神經官能癥, 糖尿病, 本證多是因為長時間肥甘厚膩, 長期情志失調或素體陰虛等所致的胃熱熾盛, 脾虛濕蘊而產生的。 病位在于胃與脾, 屬于虛標實正, 以陰津虧損為本, 燥熱為標, 主要表現是多食易饑, 形體消瘦, 大便秘結, 或大便先硬后溏, 小便渾濁或忌食異物, 毛發焦溪。 中醫治療原則是養陰清胃, 健脾益氣。

基本方藥是玉女煎, 玉女煎加減, 石膏三十克, 熟地十五克, 麥冬十克,

知母十克, 牛膝十克, 黃連六克, 梔子十克, 玄參十二克, 本方能清胃瀉火, 養陰保津。

第二個方劑是參苓白術散加減, 黨參十二克, 云苓十克, 白術十克, 扁豆十克, 陳皮十克, 薏苡仁十克, 砂仁六克, 山楂十克, 神曲十克, 本方能補氣健脾。

胃強, 指的是胃的功能過亢,

胃火亢盛, 表現為多食易饑、便秘、大便干結、牙痛或者牙齦出血等;脾弱, 就是脾的運化功能減退, 脾不能運化水濕及水谷精微, 雖然胃的腐熟水谷的能力旺盛, 但由于脾的運化功能減弱, 胃腐熟的食物不能被轉化成有效的營養物質, 而形成了致病因素如痰熱內生, 津液虧虛。

這種情況又叫“脾約”, 代表方劑就是麻子仁丸, 又叫脾約丸。 它是由麻子仁、芍藥、枳實、大黃、杏仁、厚樸、蜂蜜七味藥組成, 屬于腸胃燥熱, 津液不足而導致的, 也就是中醫所講的“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導致的便秘癥, 它是一個潤下劑, 適合于老年人腸干便秘者。 本方劑也可以看作是由小承氣湯加麻子仁、杏仁、芍藥、蜂蜜而成。 小承氣湯適合于胃腸有熱而導致的便秘, 可以解除胃熱的病理, 同時加上麻子仁、杏仁、芍藥、蜂蜜來潤腸通便。 所以本方劑攻下而不傷正、滋潤而不粘膩, 所以屬于攻潤相結合的方劑, 適合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