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量體溫,總懷疑被感染…疫情期間心理壓力大怎么辦?
有多少人天天和小編一樣, 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疫情數據報告呢?看著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 心里著實慌亂, 不少小伙伴甚至總懷疑自己感染了, 每天不停的量體溫, 都有強迫癥了。 適當的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 如果過度恐慌、緊張, 甚至出現一系列的非理性思維和反應, 那就要及時調整心態了。
如何平復在隔離中的不良情緒?一名心理工作者給出大家的關鍵詞是“靜”
“靜”就是調整心態, 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內心的安寧, 激發內在的潛能。 解決方案
讓自己靜下來, 進入平和的頻率, 就是對這場疫情最大的貢獻。
靜, 是把紛亂復雜的壞信息趕出大腦之外, 回歸自己原本的平和狀態。 如何靜下來, 可參考如下方面。
靜心的核心有四條
1、愛家敬老, 陪伴家人
把平時忽略的補回來, 特別是愛情和親情, 把積壓的能量多向家人釋放一些,
2、修身養心, 蓄積能量
利用難得的在家時間, 將自己從生死疲勞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把隔離當做“內觀”或“齋心”的自我修行。 可以嘗試靜觀默坐、茶道、自我對話、心理繪畫、心靈舞蹈、表達藝術等,
3、動靜結合, 適度娛樂
以室內活動為主, 通過飲食、運動和規律作息調理身體, 提升身體素質, 提高抵抗力;同時開展一些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娛樂活動, 比如棋牌游戲、親子游戲、 看影視劇或培養個人愛好等, 達到身心和諧放松的良好狀態。 這樣可以提升心身健康水平, 找到觀察人生的新視角, 獲得新思路, 令自己煥然一新。
4、激情投入, 戰疫行動
疫情信息多了, 不免干擾了原本的平靜, 大腦中涌現的多是疫情變化、感染人數的數量, 和自身及家人的安全。 即使呆在家里,
從現在起, 安住當下, 相信情況會好轉, 疫情會消失, 我們只需靜靜地等待, 余下的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