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我們都知道每當夏季降臨的時候, 因為天氣的炎熱的原因, 是兒童最容易患手足口病的時候的高發時期, 特別是對於幼稚園這種小孩聚集的地方, 如果有一名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很可能會感染其他孩子, 所以一旦發現手足口病要及時治療, 那麼兒童手足口病該吃一些什麼藥治療呢?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手足部位皮 疹, 多見於4歲以下小兒, 夏季7、8月份為發病高峰, 傳播的主要途徑是由飛沫經呼吸道或是通過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潔的手經口進行傳播。 孩子發病的初期症狀是發熱多發生在皮疹之前, 熱程為2至7天不等, 體溫越高, 熱程越長, 病情越重, 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 1至2天后, 出現散在分佈的皮疹, 好發部位為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 少數患兒波及四肢及臀部,
小兒手足口病因為與幾種常見病(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像,
水痘:呈向心性分佈, 以頭、面、胸、背為主, 隨後向四肢蔓延。
皰疹性咽頰炎:雖有發熱, 咽部起皰疹, 但水皰如針眼大小, 以咽頰、軟齶、扁桃體多見, 發熱常在38℃以上, 其他部位不出現皰疹。
單純皰疹:多分佈在頰黏膜、舌及牙齦, 繼發感染常見於口唇、眼瞼、鼻周, 為粟粒狀水皰, 沒有其他部位的皮損。
提醒:預防小兒手足口病, 必須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 幼稚園及家裡要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居室整潔衛生。 飯前便後一定要讓孩子洗手。 夏天不要讓孩子猛吃冷飲, 不喝生水, 瓜果一定要洗淨、削皮。 食品一定要高溫消毒, 不吃易變質的食品。 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
家長和老師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症狀, 不必驚慌, 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治療, 並等孩子痊癒後由醫生批准再回到幼稚園去, 避免孩子交叉傳染。
護理:
一、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 患兒應留在家中, 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一般需隔離2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可用乳酸薰蒸進行空氣消毒。 乳酸的用量, 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 加入適量水中, 加熱蒸發, 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 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三、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