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六味地黃丸能隨便吃嗎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可以補腎的藥物, 也是一種在如今很多人都在服用的藥物。 需要知道的是, 吃六味地黃丸, 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的體質, 使人們能夠擁有更好的體質, 但是六味地黃丸并不是能隨便吃的, 六味地黃丸也有著一定的禁忌人群。 下面, 就為大家介紹六味地黃丸的相關知識!

一、藥物簡介

六味地黃丸, 中成藥名。 為補益劑, 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 用于腎陰虧損, 頭暈耳鳴, 腰膝酸軟, 骨蒸潮熱, 盜汗遺精, 消渴。

六味地黃丸, 同名方約有4首, 現選宋代太醫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地黃丸”方。 該方刪減醫圣張仲景著《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藥方當中的附子與桂枝:熟地黃八錢, 山萸肉、干山藥各四錢, 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錢。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丸, 空心溫水化下。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方劑。 中醫學認為,

六味地黃丸具有滋補腎陰的功能, 適用于腎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遺精等癥。

二、藥性分析

方中重用熟地黃, 滋陰補腎, 填精益髓, 為君藥。 山萸肉補養肝腎, 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 亦能固精, 共為臣藥。 三藥相配, 滋養肝脾腎, 稱為“三補”。 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

故以補腎陰為主, 補其不足以治本。 配伍澤瀉利濕泄濁, 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 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 并助山藥之健運。 三藥為“三瀉”, 滲濕濁, 清虛熱, 平其偏勝以治標, 均為佐藥。 六味合用, 三補三瀉, 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 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 以補腎陰為主, 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三、注意事項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4周癥狀無緩解, 應去醫院就診。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 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