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解乏攻略”為你續命 趕走整個假期積攢的疲勞
十一長假, 不知你是怎樣度過的?
是旅行, 還是在家裡閉關休養, 或是跟朋友聚會?
這個美妙的假期, 不管你有什麼計畫, 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 每週日準時更新)都希望為你錦上添花。 這份全方位的“解乏攻略”, 能讓你的身體迅速恢復滿滿的元氣。
手機玩不停, 你欠手指一次按摩
訂酒店、訂機票, 在景點拍照、錄視頻, 閒置時間刷博、看抖音……不管是休閒娛樂, 還是吃飯住宿, 都離不開手機。
如果手機比手掌大, 使用時拇指就要長時間保持外展姿勢, 整個手掌也會超出功能位的位置, 長期如此易引起手腕勞損、誘發腱鞘炎,
排隊、候餐等零碎時間, 可以用下面的動作給手指做個按摩。
雙手十指交叉, 互相用力活動手腕1~2分鐘, 然後在夾緊指間, 稍微用力拔伸, 反復進行10~20次。
用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捏住左手每一手指, 輕輕搖一搖、轉一轉, 然後左手給右手做一遍, 重複3~5遍。
緊握拳頭, 然後把手指一個一個地伸開, 儘量向後伸, 使五根手指呈扇形排列。
美食當前, 矜持才能“可持續吃吃吃”
北京烤鴨、成都火鍋、西安肉夾饃……多少人的旅行, 是沖著美食去的?
一頓大餐之後, 你心滿意足摸著肚皮打著嗝, 消化系統卻開始“超負荷”加班。
一次吃太多, 超過胃的承載量, 會造成急性胃擴張, 打亂胃腸道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節律,
經不住美食的誘惑很正常, 但吃得矜持一點, 才能保住腸胃戰鬥力。
無論在家還是外出旅行, 就餐時間應儘量規律, 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嚥, 減輕消化負擔。
碰見自己喜歡的食物, 可以淺嘗輒止、少食多餐, 每頓吃七八分飽就夠了。
如果服用消食藥, 應注意看說明書。 胃潰瘍的人不宜服用健胃消食片, 而乳酶生、多酶片等有“酶”字的藥物, 送服時水溫不宜過熱。
國慶7天躺, 脊柱喜歡這個姿勢
比起去全國各地看人山人海, 也有人更喜歡在家裡閉關修養。 你在家是否喜歡“癱”在沙發上、蜷在沙發裡、半躺在床上?
這些姿勢讓脊柱缺乏足夠支撐,
7天假期都躺著過的人, 千萬要選個正確的躺姿。
姿勢要正
儘量躺平, 微微側身, 讓脊柱保持自然對齊狀態, 雙腿微微蜷縮, 可用低枕墊高, 與床面呈15度。
勤換姿勢
如果只是躺著休息, 最好每隔10~15分鐘就換個姿勢。 還要儘量避免斜靠、半躺等姿勢。
雙腿不酸, 才能跨過山和大海
排隊、逛街、遊玩, 出門總免不了站立或走路。 時間長了, 比你先“倒下”的, 是酸脹的小腿和膝蓋。
想緩解腿部關節和肌肉的不適, 可以從“按摩”和“拉伸”兩方面入手。
拉伸
下肢酸脹時, 也可通過以下幾個動作拉伸肌肉, 緩解不適。
拉伸大腿:用右手握住右腳提至臀部, 可拉伸大腿前側肌肉,
拉伸小腿:雙腳成弓箭步, 一前一後, 前方的腳用腳跟著地, 腳尖搭在牆上(或臺階上), 後面的腿伸直;身體儘量前傾, 直至小腿有輕微拉扯感。
按摩
走累了, 還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 同時用拇指揉按足三裡和承山穴。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四橫指處;承山穴位於小腿肚上, 微微踮起腳尖, 小腿後側肌肉浮起尾端。
另外, 排隊、乘坐公交時如需長時間站立, 可打開兩腳與肩同寬, 膝關節、小腿成直線, 大腿前側、臀部、小腿的肌肉同時用力, 減少下肢關節的負荷。
別讓酸痛的肩, 擋了買買買的路
去商場血拼(shopping)、去免稅店買買買、背著行囊逛景點, 都別忘了照顧一下肩膀這位默默無聞的功臣。
錯誤的背包、拎包姿勢, 太沉的行囊, 也暗藏著健康隱患。 輕則引起肩酸背痛, 重則會損傷肩部肌肉, 甚至形成高低肩。
保護肩膀, 你可以從正確的背包姿勢開始。
能背著就別提著
最好不要把包掛在手腕或手肘上, 這裡的神經又多又細, 很容易受傷, 能背著儘量別提著。
雙肩背比單肩包更好
在選擇包時, 雙肩包最好, 斜挎包次之, 單肩包最差。 雙肩包可均勻分散重量, 單肩包和手提包會造成單側重量過重, 使身體失去平衡, 傷及腰部。
包帶儘量貼近身體
背包時, 要收小腹, 放鬆肩膀。 包帶離身體越近、越短, 背起來越輕鬆。 包的最低位置要保持在腰椎部位, 如果位置太高, 會壓迫胸椎;太低會加重脊背負擔, 造成駝背。
腰不好, 也不能輸在旅行的路上
出門旅行,
在旅途中, 你的腰椎和血管, 也在遭受著同樣的磨難。
長時間保持坐姿, 會使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減緩, 易形成血栓;腰部缺乏支撐, 坐得久了, 容易出現腰酸背痛, 腰椎間盤突出等舊病也可能因此復發。
如果旅途較長, 建議每1小時左右起身活動一下。
空間有限或不方便走動, 也可以原地伸懶腰、左右轉身、轉轉腳踝、踮踮腳尖, 或者給小腿按按摩。
有腰椎病的人長途旅行時, 最好帶個靠枕。 另外, 多喝溫白開水也有助加快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沒了假期, 加班族別再虧待頸椎
在大家都去吃喝玩樂的時候, 還有一群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就是加班族。
作為“易損耗”的身體部件,加班族的頸椎比常人更加脆弱。不妨抽出零碎的時間,給頸椎做個保養。
工作時,最好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頭、頸、胸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伏案工作1小時,要起身活動5分鐘,以放鬆頸肩部肌肉。
轉身看腳跟
身體直立,雙腳與肩同寬,頭部左轉,儘量去望右腳的後跟,再換右轉從後望左腳後跟,每次做5個組。
徒手牽引頸椎
雙手十指交叉合攏,將其舉過頭頂置於枕頸部,然後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盤壓力的作用。
迴旋雙肩
雙手叉腰,雙肩做前後迴旋動作,每次做30~40下。有助放鬆頸肩部肌肉。
假期即將結束,不知道你是否收拾好了行囊?請你把熊小知的建議也打包帶上,返程之前,讓身體滿血復活。▲ 還有一群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就是加班族。
作為“易損耗”的身體部件,加班族的頸椎比常人更加脆弱。不妨抽出零碎的時間,給頸椎做個保養。
工作時,最好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頭、頸、胸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線。伏案工作1小時,要起身活動5分鐘,以放鬆頸肩部肌肉。
轉身看腳跟
身體直立,雙腳與肩同寬,頭部左轉,儘量去望右腳的後跟,再換右轉從後望左腳後跟,每次做5個組。
徒手牽引頸椎
雙手十指交叉合攏,將其舉過頭頂置於枕頸部,然後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盤壓力的作用。
迴旋雙肩
雙手叉腰,雙肩做前後迴旋動作,每次做30~40下。有助放鬆頸肩部肌肉。
假期即將結束,不知道你是否收拾好了行囊?請你把熊小知的建議也打包帶上,返程之前,讓身體滿血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