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滿月寶寶疫苗手臂化膿

一般寶寶出生都會打卡介苗, 也成為種花。 開始時候會出現紅腫的現象, 慢慢會爛掉, 然後再出現紅疙瘩的跡象, 這樣反復會出現幾遍。 無需過於擔心, 洗澡的時候不要去碰他, 平時也不要摸, 以防出現感染的現象。 寶寶從出生至 三歲要打很多次疫苗, 打過疫苗之後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針眼處接觸到水。

護理:

1.卡介苗開始紅腫時, 不需要任何處理。

2.開始出現膿包, 沒破潰時, 也不需要處理, 洗澡穿衣的時候, 注意一下別弄到那裡就好。

3.膿包破潰時, 也屬正常反應過程, 無需緊張, 可用無菌棉球蘸幹局部, 保持局部透氣, 等待結痂。

4.也可以塗點酒精消毒。 用塗肚臍帶的那種低濃度酒精就好。 但也有醫生說不需要用碘酒或者酒精消毒的。

5.不需要用創可貼等東西覆蓋。

6.可以正常洗澡, 正常吃奶。 化膿破潰期間洗澡後要注意把化膿位置弄幹就好。

7.有些孩子注射局部無明顯化膿, 並不意味接種失敗, 結核菌素皮試可瞭解是否接種成功。

寶寶出生時應該是左上臂打了卡介苗, 右上臂打了乙肝疫苗, 打了卡介苗就是會這樣化膿的。 不要去動它, 洗澡或是穿衣服不要磨擦到寶寶的針眼處, 有時候膿還會掉的, 不要消毒不要去擠它, 又會重新化膿的, 一直到幹躁結痂就好了。

血管瘤是指發生於血管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 是由於血管組織的錯構, 瘤樣增生而形成。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其中原發性占75%, 繼發性25%左右。

繼發性多數在嬰兒期出現, 少數在成年期發現,

病因尚不清楚。 原發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體胚胎期血管網增生而形成, 出生時即有, 血管瘤較小時可無症狀。 血管瘤可發生於身體各部位, 長在顏面及四肢暴露部位, 可以影響容貌。 不同程度地壓迫、破壞周圍組織器官的功能和形態, 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 有的可以反復出血、感染, 極少數人會產生惡變, 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或脈管畸形的治療應根據病損類型、位置及患者的年齡等因素來決定。 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外殼切除、放射治療、激素治療、低溫治療、鐳射治療、硬化劑注射等。 一般採用綜合療法。 對嬰幼兒的血管瘤應行觀察, 如發展迅速時, 也及時給予一定的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