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動力學檢查怎麼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 越來越多先進的儀器出現在了患者面前, 它們主要的作用有兩大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能夠幫助人們查找確診疾病, 第二個方面就是能夠幫助人們治療疾病。 比如臨床上的尿動力學檢查, 就需要高精度的儀器作為輔助。 那麼尿動力學檢查怎麼做?
臨床意義
研究貯尿和排尿的生理過程及其功能障礙。
注意事項
檢測前注意事項:檢查前一個小時, 請患者喝 500ml開水, 脹膀胱等尿急時, 才開始做檢查以測尿流速及量, 然後將檢查用的細管放入膀胱先測殘餘尿量後, 再測得膀胱之壓力及容積, 並配合肌電圖活動性, 看是否有逼尿肌─括約肌不協調, 因為此現象會造成排尿困難或尿急且排尿不順暢。 最後做完排尿期的膀胱壓檢查。 然後將管子置於尿道壓力機上, 以測休息狀態時或咳嗽用力時的尿道壓力, 以評估病患之漏尿情形。
檢查後注意事項:
(1) 檢查後, 排尿會有短暫性的疼痛或輕微的血尿。
(2) 做完檢查後, 請多喝水, 避免發炎。
檢查過程
尿動力學檢查包括下列項目:
(1) 尿流率圖:可測知排尿量、尿流時間、尿流速度, 並做殘尿量的判定。 藉以瞭解膀胱、尿道的排尿功能,
(2) 尿道壓力圖:可測得最高尿道壓、尿道關閉壓、尿道功能性長度, 及前列腺尿道長度。 並可協助診斷壓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3) 注入及排空膀胱的容積壓力圖:可測量膀胱的容量, 並瞭解膀胱在儲尿期及排尿期的問題。
(4) 肌電圖:測定外括約肌的功能, 並得知逼尿肌與括約肌有無協調。
相關疾病
女性膀胱頸梗阻, 老年女性膀胱頸梗阻。